【设计理念】 
1.从四川地震的故事预测学情,迁移情感,使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2.学习是一个主动习得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习成为发现之旅,发现文中的真情,感悟真诚,尝试表达情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重点句子的研读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认真听别人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重点句子的研读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将心比心。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自然灾害带给人类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但是在这次地震中却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那么你看到过这段新闻吗?(出示:警花妈妈给孤儿哺乳的新闻) 
2.你能说说警花妈妈当时的心理活动吗?(师生交流) 
3.老师每次看到这段新闻,就会留下感动的泪水。(师生交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位伟大的母亲由自己的孩子想到了灾区这些失去母亲的孩子,将心比心地为前后为8个孩子哺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感人的课文,请看老师写课题——(板书:将心比心),齐读课题,你能说说“将心比心”的意思吗?将心比心:《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拿自己的心比照别人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插入解释)初步解题(请学生说)我们能大致理解它的意思,老师相信,学完课文后,你们对它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自由朗读全文,同桌之间进行朗读检查。 
想一想,课文写了几件将心比心的事情?是哪几件? 
4.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你能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吗?)(温暖)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1.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把有关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来。 
2.学生自由准备 
3.交流:让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两张其中一张重点词句用红字) 
①说说为什么温暖了你的心?(重点感悟:“沉重、一直”等词语。 
②她帮助的是她的亲人和朋友吗?(注意提升“陌生人”。) 
③朗读:读出暖暖的感觉。 
(2)句子: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学生自由谈体会,指导朗读。 
4.小结: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为老奶奶推门,然后想到自己的妈妈,希望自己的妈妈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有人会这样做。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关心和帮助,首先自己要去关心、帮助别人,这就是将心比心。 
5.过渡:刚才同学们在学习第一件事时通过找句子,说自己的感受,感情朗读的方法走进了阿姨的内心世界,就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
去学习第二件事,找找哪些地方也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谈谈自己的感受,相信大家一定能有更深刻的体会。 
6.交流 
(1)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处鼓起青包。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①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到温暖? 
②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③但母亲却是那么“平静”,难道她不疼吗?你猜猜她当时会想些什么? 
④指导朗读。 
(2)“只见……果然成功了” 
①“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得出口的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已经打了两针了,而且还起了青包,母亲却能忍受,还能热情地鼓励她,不简单)谁能读读这句看似简短其实不简单的句子。 
②引读: 
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当母亲的手被扎得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她同样鼓励着—— 
③你感受到了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3)再读读第二段,还有让你感到温暖的句子吗?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①为什么你的心感到暖暖的? 
②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不是。原来是抱怨的。)练笔: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将心比心,激动地想:“。”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1.同学们,让我们再次一起来读一读阿姨和母亲说的话吧! 
2.再次朗读这些感人的话,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3.顺着学生的回答,学习最后一段话:“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让我们真心实意地告诉所有人——(深情地朗读) 
(五)回归文本,自然拓展 
1.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课件出示爱心)看,这就是我们一颗颗滚烫的心,此时此刻,你觉得应该在自己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什么词呢?(老师在黑板上板画一颗爱心) 
2.学生回答,并请学生上台逐一板书。(宽容、关心、帮助、信任、理解、鼓励、支持、尊重……) 
3.结课:同学们,让我们彼此宽容、关心、帮助、信任、理解……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最后老师把罗兰的一句话送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