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教案 > 语文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方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方案

新教案网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方案

微信扫码分享

追随勇者足迹,体会不灭精神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伟大的悲剧》是一篇节选的传记,但文学味非常浓,渗透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感情,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震撼。《在沙漠中心》是篇纪实文学,记录了作者飞机失事后,在撒哈拉沙漠中的见闻感受以及人生思考。《登上地球之巅》是一篇通讯,写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峰的壮举。它证明中国人也是有强烈的探险精神的。《真正的英雄》是关于航天探险的悲剧的。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巨大悲剧。《短文两篇》都与太阳有关,体现了人类的探索精神。
丰富的题材、多样的文体、引人入胜的情节、令人深思的主题和精美的语言表达,既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又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培养学生敢于探险的勇气、集体主义观念和必要时为所热爱的事业献身的精神。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流动的风景》分为十个部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补充,所选的文章故事生动、语言精致,让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可以被文中人物的大无畏和探索精神所折服。阅读丛书中的文章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充分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能力,本单元重点处理《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短文两篇》三篇文章及其对应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流动的风景》中的“极地探险”“沙漠探秘”“远古时期的想象”。 《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和丛书的“跋山涉水”“探寻宇宙的奥秘”次要处理
单元主题:
    本单元以探险为主题。学生可以学习文中人物在面对困难时的百折不挠,不断进取,战胜自我的精神。同时文中对不同人物有详细的描绘,学生可以学习其中的任务描写。如《伟大的悲剧》中,斯科特一行人物的刻画。《在沙漠中心》中圣艾克絮佩里的内心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脉络。        
2、过程与方法
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学习目标:
1、积累词汇,理解语言的修辞效果,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2、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在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探险精神的同时,加深对人类精神、成功与失败的理解。
3、品味一些充满深情或富有深意的关键语句。
模块流程:
模块一:单元整合,基础过关(2课时)
教学目标:
〖环节一〗:引导学生通读课文,读准字音,勾画出重点生字词并掌握其音、形、义。
〖环节二〗:借助课下注释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相关内容,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环节三〗:结合课前“预习提示”和课后“研讨与练习”, 反复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环节四〗:安排学生通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流动的风景》,在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美词佳句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模块二:精读品赏,联系拓展(3课时)
教学目标:
1.把握内容,体会情感,品析人物,理解主旨(写了什么);
2.品析文章语言,体会写作特色,学习写作手法(怎么写的);
3.知识积累,写作学习,情感体验,人生启迪(联系拓展)。
模块三:自主阅读,探究体验(2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本单元主题的学习,明白做人的道理,得到人生的启示。
2.加深对文体特点的认识,在阅读欣赏的基础上学习创作展示。
模块四:主题实践,读写共进(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讨论交流阅读心得。
2.着眼于本单元主题,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3.学习在写作运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来刻画人物。
模块五:快乐展示,成果分享(1课时)
(1)学习本单元,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最喜欢的文章是哪一篇?与同学交流。
(2)“我的摘抄,我的感悟”读书成果展示,和同学互相传看自己的学习笔记。
随机模块:
我会讲故事(讲曾经经历过的有趣的或者难忘的小故事)

单元整合,基础过关(2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
2、掌握本单元主要文学常识。
3、阅读精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可小组内互助学习。阅读课文,积累文学常识、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圈点勾划关键词、句、段。做好读书笔记。
一、文学常识
1.《伟大的悲剧》作者茨威格,选自《人类群星闪耀时》,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2.《在沙漠中心》作者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代表作品《夜航》《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小王子》
3.《登上地球之巅》作者郭超人。
4.《真正的英雄》作者美国前总统里根。
5.《短文两篇》中《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淮南子》。

[1] [2] [3] [4] [5] 下一页

二、字音字形
正音字
拽(zhuài)拉     毛骨悚(sǒng)然   怏怏(yàng)不乐     毋(wú)宁 
吞噬(shì)       羸(léi)弱      告罄(qìng)         虞(yú)    
斫(zhuó)痕      泅(qiú)水        砭(biān)骨      崔(cuī)巍(wēi)      
阴霾(mái)       步履(lǚ)      遗孀(shuānɡ)       哀悼(dào)   
疆(jiānɡ)域(yù) 颛(zhuān)顼(xū)  脐(qí)带         真谛(dì)
芸(yún)芸众生   膝(xī)盖      滞(zhì)留         窒(zhì)息     
锤(chuí)炼      孜(zī)孜不倦     弥(mí)补 
三、词语积累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悚然,恐惧的样子。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样子。
毋宁:不如。
吞噬:吞食。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羸弱:瘦弱。
告罄:指财物用完。
斫:砍,削。
知足安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认为现在的状况很好。
第二课时
一、  听写大赛:各组抽签听写下列生字
1、  吞噬(shì)  角逐(jué)  雪橇(qiāo)  癫狂(diān) 拽(zhuài) 
 悚(sǒng)  毋(wú)  皑(ái)  怏(yàng)馨(xīn)温馨 告罄 羸(léi)
羸弱 钟磬
2、毛骨悚(sǒng)然   怏怏(yàng)不乐     毋(wú)宁 
吞噬(shì)      羸(léi)弱    告罄(qìng)      虞(yú)    
3、斫(zhuó)痕   泅(qiú)水   砭(biān)骨   崔(cuī)巍(wēi)      
阴霾(mái)      步履(lǚ)     遗孀(shuānɡ)   哀悼(dào)   
4、疆(jiānɡ)域(yù) 颛(zhuān)顼(xū)  脐(qí)带     真谛(dì)
芸(yún)芸众生   膝(xī)盖      滞(zhì)留      窒(zhì)息     
锤(chuí)炼      孜(zī)孜不倦     弥(mí)补 
二、勇者故事
分小组交流,有关于这几篇文章中相关任务的故事(看谁是个小博士)。
三、分组朗读展示(看谁读得好)
1、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象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天气变得愈来愈可怕,每到一个贮藏点,迎接他们的是新的绝望,好象故意捉弄他们似的,只留下极少的煤油,即热能。三月二十一日,他们离下一个贮藏点只有二十公里了,但暴风雪刮得异常凶猛,好象要人的性命似的,使得他们无法离开帐篷。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可是到了第二天,除了吃掉一天的口粮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四十度。任何希望都破灭了。他们现在只能在两种死法中间进行选择:是饿死还是冻死。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个人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三月二十九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恶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2、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我觉得自己是中途站的农人。在郊区火车上,我感到的垂死的感受和在此地的感受大不相同!在这里,不管怎么说,我都是死得其所!……
我没有一点遗憾。我奋斗过,但我失败了。这对从事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也很平常。不过,我总算是呼吸过海风了。
领略过一次海风的滋味的人,永远都忘不了这种滋养。不是吗?我的同志们?这并不意味着要过冒险的生活。这种说法有点夸张。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斗牛士,我喜欢的不是危险。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
我觉得天就要亮了。我从沙子里伸出一只胳膊。我手边有一块布片,我摸了摸,它是干的。再等一等。露水要到清晨才有。当天大亮了,而我们的衣服却一点也没有潮湿。于是我的思绪有点乱,我听见自己说:“这里有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的心……一颗干枯得挤不出一滴眼泪的心……”
3、《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四、阅读展示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笔记,摘抄。
模块二:精读品赏,联系拓展。(2课时)
第一课时:
献给勇敢者的歌
             《伟大的悲剧》+(“极地探险”共6篇文章)
知识目标  
1、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脉络。
2、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牲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一、导入:
同学们,设立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是为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但隐藏在这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却是那样撼人心魄,今天,让我们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引领下走进故事,走进历史,去接受心灵的洗礼。
二、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1、梳理文章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2、本文的主要内容。(为什么是悲剧)
3、本文一共写了几件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三、品味语言,概括提升
1、文中有关于人物描写的地方有那几处?  
2、分小组讨论找出的人物描写分别展现人物哪些品质?
四、探究文本,分析人物
1、文中都讲述了历险过程中哪些困难?
2、说一说你对斯科特等人物形象的印象,并说说理由?
五、谈天说地话收获
1、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感受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1、动笔写一写《伟大的悲剧》带给你的感想体会。
2、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之《流动的风景》中的“极地探险”(共6篇文章)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刚刚学过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一课,今天呢,我想带领大家走近主题阅读《流动的风景》,来体会学习先辈们不畏牺牲,勇往直前的对未知世界的努力与探索……
有人说,历史是为成功者而写的。的确,一向以来,我们把记忆空间留给了那鲜花、掌声相伴的成功者。但茨威格却能关注一位失败者,并将他的事迹与其他叙述拿破仑、列宁、托尔斯泰、歌德等人的传记共同收录在一本叫《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的集子里,这不能不引发我们对胜利与失败的定义的思考。斯科特南极探险壮丽毁灭,但给人震撼和启迪,那是因为他的无比高尚的心灵。所以,我们能更深刻理解“伟大”的含义,尽管故事是悲剧。下面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主题丛书“极地探险”的这6篇文章,说说读完后你都得到了那些感受?
二、学生再次浏览整单元篇目,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阅读相关篇目,可以是出声朗读,也可以是默读,勾划摘录整合主要信息,亦或是咀嚼文本含韵,慢慢去品读赏析,用心感受体验文本,以期和作者形成共鸣。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可请一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边听边猜想。到了一个新情节的开头,不要急于往下读,可以先把书合上,自己先试着想像,看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是否有差别。(肯定会有不同的想像,可让这些学生谈谈自己的想像内容,老师可及时给予鼓励。) 
2.理清线索。指导学生在书上画出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或段落,以便帮助理解文章线索,进行深入思考。 
三、指导学生探究性阅读 
1. 品味文章重点词语或语段。 
a.指导学生在文中划出自己认为精彩的、重要的词语或语段,然后进行旁批,写出自己的看法。 
b.四人小组交流。 
c.全班进行交流,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对具体问题可能有争议,如找的重点语段不同、旁批的不够精确等等,教师注意引导,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点拨与指导,促使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答案。 
2. 理解文章主题。 
(小组交流,得出结论,语言不必强求一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b.拓展性阅读训练(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小组讨论)。 
四、布置作业 

勇敢者之歌  (3课时)
《在沙漠中心》+《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 “沙漠探秘”+“跋山涉水”+“探寻宇宙的奥秘”
知识目标  
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跟随先辈的足迹涉沙漠,攀珠峰,探太空,去体会他们那不屈的生命,不灭的精神。
二、学习文本
第一环节:学习《在沙漠中心》+《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
1、《在沙漠中心》中要探讨的知识点。
1>文中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沙漠中遇到的困难。
2>找出文中所用的修辞,并分析其作用。
2、《登上地球之巅》中要探讨的知识点。
1>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2>从中国年轻的登山队员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令你感动的优秀品质呢? 
3、《真正的英雄》重要探讨的知识点。
1>从这篇演讲词中,你体会到里根总统宣扬的美国精神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精神?三、拓展延伸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主题丛书“沙漠探秘”+“跋山涉水”+“探寻宇宙的奥秘”
中的相关文章,仔细阅读这写文章,并在文章一侧做好批注,及时记录下你精彩的分析思考和感悟。并小组内交流。
五、谈天说地话收获
1、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感受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1、仿照《沙漠胡杨》写一篇小文章。
夸父逐日,与天斗,而流芳
共工触山,与心竞,而永存
《短文两篇》+“远古时期的想象”(8篇文章)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熟读、背诵课文;
2、多角度理解两篇文章的内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一、导入:
   中国的神话故事浩如烟海,《山海经》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神话故事集,《淮南子》中我们学习过寓言《塞翁失马》。同学们能不能就你知道的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山海经》和《淮南子》。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品味两篇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看看夸父和共工是如何与天地斗争?结果怎样呢?
二、理清思路,把握文意
1.自读课文,了解《山海经》和《淮南子》,查阅资料,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词汇。
(1)重点词语解释
与日逐走        竞跑,赛跑;
夸父逐日        追赶太阳
北饮大泽        大湖
共工怒触不周山  碰、撞
昔者            从前  
地维绝          断
故水潦尘埃归    积水
(2)词类活用
北饮大泽: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3)古今异义词
1、夸父与日逐走    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2、饮于河、渭      河:古义:专指黄河;泛指各种河流
(4)、一词多义
1、绝:地维绝(  断    )    以为妙绝(极,极点)     群响毕绝(停止,消失 )
2、故:故日月星辰移焉( 所以   ) 其独以跛之故(缘故   )
(5)、成语积累
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三、精读研讨,感知文本
1、从夸父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精神?
2、公共怒触不周山的结果是哪些?为了表现什么?
3、两篇神话共同反映了劳动人民那些愿望?
四、品读文章,拓展延伸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阅读主题丛书“音乐的魅力”中《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盘古开天辟地》这5篇文章,仔细阅读这8篇文章,并在文章一侧做好批注,及时记录下你精彩的分析思考和感悟。并小组内交流
1、积累文言词汇
2、深入文本,感知文意
五、谈天说地话收获
1、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感受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  
1、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之“远古时期的想象”中的其余的文章。

模块五:快乐展示 成功分享(2课时)
单元写作指导
(一)创设情景,阅读交流。
在前面的语文阅读活动中,我们了解了大量的探险故事,充实了头脑,增长了知识,现在大家将自己阅读中感悟最深的名言、印象最深的人物和情节讲给大家听。
师生双向交流,教师顺势导入:鲁滨逊让我们理解了信念;斯科特使我们心生敬畏;余纯顺让我们流泪满面;哥伦布带给我们的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精神的振奋……曾经这些探险英雄的传奇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今天我们就要将自己的感悟从笔尖流淌,一起进入我们今天的作文训练。板书:“探险”话题作文指导
(这一环节是综合性学习和阅读活动的延伸、梳理、筛选,广泛的互动交流为学生的写作奠定素材积累的基础。)
(二)投示要求,导入新课。
以“探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字数不限,要尽量写得生动、有意思。
(三)理解话题,指导审题。 
(对话题的正确理解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1.理解话题“探险” 
怎样的活动是探险?(学生交流)
到从来没有人去过或很少有人去过的艰险地方去考察、寻究自然界情况的活动。
2.“探险”与“冒险”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学生交流)
文本内容的引入:
有人会把这种人和斗牛士、拳击手混为一谈,吹捧他们对死亡的轻蔑。但我却嘲笑对死亡的轻蔑。如果这种轻蔑不是出于公认的责任感,那它就是意志消沉或年少冲动的表现。
他的伟大,在于他有责任感……他手中掌握着他们的痛苦和欢乐,对他也应参与的人类的崭新的建设事业负责。在他的工作范围以内,也对人类的命运尽一点点责任。         
圣埃克絮佩里的《人类的大地》
区别①探险:到从来没有人去过或很少有人去过的艰险地方去考察、寻究自然界情况的活动。(探险是过程,也是目的,是要解开那些极少有人涉足或人类从未涉足的自然之迷)冒险:不顾危险地进行某项活动。(通过冒险行为来达到预定目的。) 
区别②探险是有着充足准备的,是考察和研究的过程,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挑战自我智能与体能的方式;冒险是在某一具体情境中不得以而为之或应急的行为。
区别③冒险并非是探险,但凡是探险都具有一定的冒险性
(四)明确角度,分类指导。
(每一类指导力求均体现两个方面:写什么,怎样写)
记叙类作文指导
1.探险只是探险家才拥有的一次经历吗?
生交流明确:(引入文本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
对学生来讲,一次对未知世界的勇敢闯入,就应该属于探险。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学生回忆讲述)
(学生的情感积累与生活体验的积累是宝贵的隐性财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2.交流中指导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部分对记叙文写作做了这样的阐述: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同时还有这样的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为此,将记叙中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作为训练重点。)
A组片段:
其他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向上爬,朝着一块离崖顶还有三分之二路程的狭小岩石架进发。我落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我的心在瘦骨瞬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莫顿·亨特 《走一步,再走一步》  
刘连满走在前面开路。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但是,由于体力不济,身体稍微一歪,便扑通一下跌落到原来的地方。刘连满一连爬了四次,跌落四次,累得他全身像散了架一样。
郭超人《登上地球之巅》
沙漠就像大理石那么光滑。在白天它不会为你提供一点阴凉,晚上只会让你在寒风中没有一点遮蔽。没有一棵树,一道篱笆,一块石头可以容我藏身。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
圣埃克絮佩里《在沙漠中心》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郭超人《登上地球之巅》
(课内文本的引入,让学生从中提炼出写作方法)
学生交流从片段中得到的写作启示。
教师归纳:
立足于一个“探”字,写活人物的行动和心理活动。人在探险过程中,心理活动是不断变化着的,有时好奇,有时期待,有时害怕,有时惊喜。因此要设身处地的考虑探险者的心理感受,写出心理变化的不同阶段。要采用恰当的动词,写出人在探索过程中的动作(最好能写一些一连串的动作),突现人物不同寻常的活动。 
立足于一个“险”字,进行环境描写。环境之险,是吸引人类探索行为的原因。写作过程中,要将环境的奇特之处作重点描写。比如山之高,洞之深,水之急,虫兽之出没,恶鸟之鸣叫,把这些让人罕见的景物写活了,就能及时地引出文中人物的相关活动。当然,这也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3.片段尝试表达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作文教学应落实到学生的动笔上,通过点的训练,即某种写作技巧的专项训练逐步提高综合的写作能力。)
4.新思导引:记叙文写作除了写实外,还可以写成想象类的。
比如幻想类写成童话故事——小鸭历险记   初探神秘岛  奇异的探险之旅……

第二课时
请根据要求作文:
    写一篇文章,记叙一件在你身边发生的、令你受到深刻触动或引起你深刻思考的事情,并写出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要求:①结合记叙、描写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独特的思考
②写出自己确实有感悟的经历
③不少于600字。

上一页  [1] [2] [3] [4] [5]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方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