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网

www.xinjiaoan.com

教案查询:
托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节日教案
季节教案
小一教案
小二教案
小三教案
小四教案
小五教案
小六教案
初一教案
初二教案
初三教案
高一教案
高二教案
高三教案
班会教案
更多
课本查询: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查询: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查询: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百科查询: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高一语文病梅馆记教案设计

新教案网 收藏 点赞 分享
高一语文病梅馆记教案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一语文病梅馆记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龚自珍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

  2.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掌握活用实词及积累相应的实词、虚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初中时我们学过“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诗作想象奇异,奔放豪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热切盼望新兴社会力量出现,一扫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今天,我们来学习龚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馆记》

  二、作家作品

  略

  三、解题

  从题目字面上看,本文写作对象是“梅”,落笔重点在“病”字上,引起读者深思。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含意隽象。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正音

  欹(qī)蟠(pán)诏(zhào)

  鬻(yù)诟(gu)遏(è)暇(xiá)

  2.学生对照原文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产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动和决心。

  第3段:抒写自己辟馆病梅的苦心。

  3.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进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对正直人才进行摧残。

  删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压抑。

  夭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杀。

  锄其直:忠负之士受扼杀,迫害。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就一些重点语句、段落进行讨论。

  二、讨论学习

  1.为什么文章开头起笔先写梅的产地?

  明确:产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隐示产梅之盛。

  2.将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对照着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几句话道出了病态社会的病态的评梅标准,实则是统治阶级选择人才的标准。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当局者忌恨和扼杀那些正直的,有骨气的,生气勃勃的人才,而要人们变为委曲,邪侫,毫无生气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画士”“心知其意”却不敢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们心中虽默许这一标准,却不敢出开用这一标准云衡量“天下之梅”,实际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来。

  4.那些封建统治者的帮凶的具体做了什么?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

  5.目睹梅的病态,作者发出了“誓疗”的决心,具体是怎样疗梅的呢?

  明确:“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这里的“必”与上文的“誓”呼应,表达了作者疗梅必见成效才罢休的决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无不表现作者追求个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这也正是他民主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

  6.文章结尾用一长句有力结束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在黑暗现实中,面对强大的反动势力,作者有“疗梅”的决心却自责能力渺小,以感叹领起,抒发了自己的有余而力不足的感慨。作者意变革现实,提倡个性解放,主张爱惜人才、培养人才,这几点是有积极意义的,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正是这种抱负的写照,表达了作者坚持战斗,为改造社会奋斗不息的决心。

  三、总结归纳

  1.关于“托物言志”

  ①什么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指用常见的、具体的、浅显的事物来讲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写的是“物”实则读“志”。

  ②为什么用“托物言志”?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在当时“文字狱”恐怖气氛笼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统治者压抑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主题,只能用这种的托物言志的曲笔来揭露时弊,大声呐喊,托梅议政,拯救人才。

  四、背诵全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小文,讲清一个道理。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一语文病梅馆记教案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