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②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③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②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实验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探究试验
    四、教学器材 
    瓶盖、玉米粒、弹簧测力计、阿基米德演示器(力学实验盒内的套装)、水槽、空易拉罐、水、大烧杯、小烧杯等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木头能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下沉的铁块也受浮力吗?(自己阅读粗略找出本节的主要内容)
    (二)、探究新知 
    1、浮力的概念 
    对生活现象的描述引出浮力的概念 
    一切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 
    演示实验:浮在水面上的瓶盖 
    方向:竖直向上 
    3、浮力的作用点 
    通过学生的认知,规范为了研究方便,通常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4、浮力的大小 
    (1)猜想: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实验1:在漂浮的瓶盖内逐渐加入玉米粒,随着玉米粒的增加观察瓶盖在水中的位置,猜想浮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不予评论)
    实验2:在大烧杯内盛满水,将空易拉罐逐渐压入水中,体会浮力大小变化,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不予评论)
    实验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沙筒在空气中的重力,再将沙筒逐渐浸入大烧杯的水中,直至浸没,猜想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予以总结)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实验探究:物体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的关系? 
    仪器介绍:弹簧测力计、水槽、大烧杯、小套筒、沙筒 
    参照课本48页探究实验的内容和步骤进行探究实验(小组讨论) 
    方案交流:需要测得的物理量,为了避免错误,减小误差,实验需要注意事项。 
    进行实验:完成表格 
    实验数据: 
    沙筒重:              小套桶重:             
    沙筒完全浸入水中后拉力F: 
    浮力F浮: 
    小套桶和水的总重G总: 
    排出的水的重力G排 :
    交流数据,得出结论。
    结论:沙筒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水所受的重力 
    (3)阿基米德原理 
    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在上述实验中,(有)推导:G排=m排g=ρ液V排g,所以,F浮= G排=ρ液gV排。(ρ液是指液体的密度)。 
    (三)浮力练习
    课本50页第3题和第6题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布置
    同步训练《浮力》一节1-10题
    八、课后总结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改进之处:
    附板书设计: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液体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浮力的作用点:通常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浮力的大小:测量F浮= G –F 
    阿基米德原理:一切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浮力公式:F浮= G排=ρ液gV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