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网

www.xinjiaoan.com

教案查询:
托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节日教案
季节教案
小一教案
小二教案
小三教案
小四教案
小五教案
小六教案
初一教案
初二教案
初三教案
高一教案
高二教案
高三教案
班会教案
更多
课本查询: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查询: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查询: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百科查询: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改造我们的学习 教案(二)

新教案网 收藏 点赞 分享
改造我们的学习 教案(二)

微信扫码分享

改造我们的学习 教学设计示例(二)

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词语的读音及成语的含义。

2.筛选主要观点及其论据,筛选重要语句。

3.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活泼的语言。

4.明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树立实事求是的学风。

教学重点

1.筛选主要观点及其论据。

2.筛选重要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全文

二、简介背景

三、研读课文,指导学生把握全文的论证结构:

1.用“跳读法”把握全文要点:

启发:我们拿到一本论著,想用最快的速度大体了解全书内容要点,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明确:可以看封面后边的内容提要,并快速浏览目录页上的章节标题等。)

那么,我们拿到一篇议论文,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迅速把握全文要点,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明确:可以采用首尾跳读法,即速读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每一部分开头的话;如果文中有小标题,当然还应抓住各部分的小标题。)

现在,请同学们用首尾跳读法迅速找出课文中显示全文结构脉络和内容要点的最重要的几个句子。

讨论后明确:这几个句子是:“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依据上述意见,我有下列提议”;/“在如此生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和世界革命环境中,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篇课文中,作者的逻辑思路大体上可以用上面几个句子里的3个词来概括:

“主张”——“理由”——“提议”

文章简短的引论部分提出了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主张”;本论部分(包括文中的一、二、三)阐明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结论部分(文中的四)是关于改造学风的几项“提议”。

2.思考:如给课文四部分各加一个小标题,如何概括?

指导:(1)内容能涵盖本部分;(2)简练、明确、贴近课文,尽量摘引原词原句。

这种概括,是为了浓缩每一部分所论述的问题,应该是越简练、越明确、越贴近课文越好,不必另起炉灶搬用名词术语来概括,最好是摘引原文原句或原词,能用一个词决不用一个词组,能用一个词组决不用一个句子。

根据这个原则,以下面的概括为好:

第一部分,进步和成绩。
第二部分,缺点。
第三部分,两种对立的态度。
第四部分,具体建议。
教师可以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并让同学们评析。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训练学生筛选重要语句、辨析语句、准确把握信息的能力。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本文虽是一篇动员报告,但作者使用的语言通俗、具体、明确,多使用口语、群众习见的俗语来说明问题;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又夹杂着一些成语甚至文言词语,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请找出这些语段并摘录出来,反复诵读、细细体会。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上节课我们用提炼论点、加小标题等方法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筛选重要语句。

二、精读训练

  第一部分思考题:

1.第二段共七句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中心句是?

2.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这一中心句的,用什么材料,请概括。

3.

文段中有哪些表示材料安排顺序的标志性的词语。

4.文中“深刻”与“丰富”两词是否可以互换,为什么?

5.概括这一段的大意。

第二部分思考题:

1.“我们还是有缺点的”缺点指什么?有哪些表现?

2.第七自然段的作用是?

3.“我们队伍中确有许多同志被这种作风带坏了”坏成怎样?有几种类型?

第三部分思考题:

1.列表比较主观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的不同,作者从哪些方面对这两种作风进行了比较?

2.试分析“在这种态度下……而是无的放矢”的句群的结构。

3.文中引用对联的作用是?

(第四部分的学习可从略)

三、总结性讨论

四、学习本文的语言

请学生朗读摘录出的语段,讨论本文的语言特点。例如:

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使用了一系列的谬语、成语来说明坏作风的存在,就精减了文字,浓缩了内容。

②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的作风。

这段文字整句与散句交错结合,成语与俗语并用,增添了语言的色彩。

③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的一种表现。

极其工整的排比句和对称句、短句与长句的混合使用,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④有一副对子(为清人解缙所作):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选用这副对子来给三种人画像,最恰当不过。“形象大于思维”,对子中的形象所蕴含的内容远远超过指出的三种人,可以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去描绘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形色色的人物。

论文中引用的明朝解缙的对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从句式看,对偶;从内容看,比喻;从“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多义性看,双关(字面描写外在形态,实质描写思想作风);从芦苇、竹笋的拟人化看,比拟;从文章对这副对联的引述看,引用。

⑤“有的放矢”的解说。

⑥“实事求是”的解说。

这两个成语的解说,都是结合文章特有的内容,作了经典性的概括,富于创造。另外,文中很多地方用词准确,具有分寸感,这是写好议论文的重要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针对我们学习中存在的某一问题,写一段话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600字左右)

附:第一课时板书: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改造我们的学习 教案(二)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