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网

www.xinjiaoan.com

教案查询:
托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节日教案
季节教案
小一教案
小二教案
小三教案
小四教案
小五教案
小六教案
初一教案
初二教案
初三教案
高一教案
高二教案
高三教案
班会教案
更多
课本查询: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查询: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查询: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百科查询: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水龙吟

新教案网 收藏 点赞 分享
水龙吟

微信扫码分享

水龙吟

    一、课题导语
    苏东坡非醉心于音律者,然偶然作歌,能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苏东坡是在苦难中完成自己的一个人物。他追求的是一个不以无待(依靠)于外的完成,客观上不改意,还能不落迂腐消极,能够有积极的生活情趣,这是苏东坡最了不起的地方。所以,苏东坡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他奔放超脱豪放的气质,但他也有不少细腻婉约之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情致细腻的惜花词章———《水龙吟》。
    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目标。(展示屏幕)    
    二、整体感知
    1、对于苏轼我们并不陌生,这儿我们一起关注有关的文学常识,特别是“三苏”、“唐宋八大家”、“宋四家”、“苏氏四门生”。
    2、诵读:(1)同学们结合注释朗读词,体会一下。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三、文本研讨(合作探究)
    1、词的上片写了杨花的什么特点?诗人是如何写的?
    (1)学生讨论。
    (2)教师明确:
    似花还似飞花——无人情(从教坠)
    无情“有思”。作者大胆驰骋想象,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抽象“有思”的杨花,化作了具体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传神的写出了柳絮飘飞的迷人姿态,又写出了杨花对柳树的缱绻之情,又隐约写出了闺中女子因思念郁结而娇眼欲开还闭的神态。后三句,从虚虚实实中遁入梦境,把闺妇的心思委婉说出,又象生动的写出了柳絮随风飘荡,乍去又回、欲坠仍起的自然形象。
    2、词的下片写了杨花怎样的命运?其中寄寓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1)学生讨论。
    (2)教师明确:
    此花飞尽化作“一池萍碎”。
    由柳这一意象,词人自然想到了离愁,从而把杨花比作春日思妇,展示了杨花的美丽轻柔与多情,透露出了诗人对杨花的喜爱、怜惜之情。
    3、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1)学生讨论。
    (2)教师明确: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这里词人以落红陪衬杨花,无论万红凋零,抑或杨花飞尽,都意味着花事已尽,春色将逝,“不恨”承上片“飞花”“无人惜”实即“有人惜”一样,说“不恨”者,实即“有恨”,所谓曲笔传情,“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一种将春色数量化的奇妙想象,传达出作者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jiao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
    四、教师小结
    在词中,杨花与思妇一样有着凄凉的身世,也是词人绝对孤独的真情告白,其中深寓生命之孤独、漂泊、失落,不能自主、无可奈何之悲伤。
    板书设计:
    杨花————思妇————我
    自开自落——离愁————孤独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水龙吟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