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教案 > 语文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方案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方案

新教案网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方案

微信扫码分享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成长为主题组员,有的回顾以游戏为伴读书求知的往事;有的讲述在父辈的教养下长大成人的故事;有的写命运坎坷而勇于抗争,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有的写天资聪慧却无所进取,神童沦落为俗子。总之,这些课文都是成长道路的重大课题,给人以莫大的鼓舞、激励、鞭策和警示,但却没有机械、空洞的说教,每一篇都闪着人性的光辉,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与《课标》要求对应的“教学点”;
教学者这个单元,要让学生通过了解他人的成长足迹,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勇于面对生活、面对挑战;阅读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要学会根据上下文揣摩精彩的、富有深意或情感色彩浓厚的语句,以便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配伍“丛书”中选文的特点
1、“丛书”中的选文都是在结合生活实际的基础上,来探讨成长的感受,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从中受到熏陶,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
2、让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个性化的阅读,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感悟文章;也可以从不同立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培养和训练对文章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能力。
【单元主题】:
1、从课本、主题丛书的精彩片段中感受如歌的成长,赏析语言、动作描写之妙。
2、能用细腻的语言、动作描写成长之趣。
【教学目标】: 
1、从课本、主题丛书的精彩片段中感受如歌的成长,赏析语言、动作描写之妙。
2、能联系自身生活,寻觅成长的难忘瞬间;
3、能用细腻的语言、动作描写成长之趣。
【模块流程】:

模块一:单元整合,基础过关(1-2课时)
一、自主学习
(一)搜集积累单元相关知识
1、通读单元课文;了解和掌握 鲁迅、林海音、安徒生、普希金、弗罗斯特、王安石等重要文学常识、文章的写作背景
2,识记生字词的音、形、意
3、熟读背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伤仲永》全文。
二、合作交流
对以上问题在组内交流基础上班内展示交流。
三、学习评价
1、自我评价
2、小组评价

模块二:精读品赏,联系拓展(3课时)
第一课时     童年画卷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x主题阅读课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教学重难点 
    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学习内容
1.课文
2.从书内容:《童年笨事》《花脸》《我的童年》《放风筝》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本单元课文主题是成长,我们将陆续学习古今中外六位名家反映成长的文章。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位伟人的成长故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         自主学习
1浏览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2、选择自己喜爱的句段,自由地朗读。说说你喜爱的理由。 
3、学生自由发言后师生一起归纳整理本文语言学用点: 
 关联缀景,条理分明的……
 摹形状物,惟妙惟肖的……
 简笔勾勒,形象传神的……
 场景描写,渲染气氛的……
 词句反复,表现深情的……
 精彩用词,传达独特感受的……
 动词连用,清晰交代过程的……
三、    合作学习
  步骤方法:1独立完成。2、小组内按照顺序进行交流。3、小组内先展示,后推代表展示。
为什么百草园“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有什么特点,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赏析状物写景绘声绘色,用词准确,生动传神
四、交流反馈
1.随机抽取几个小组反馈自主合作学习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2.朗读第二自然段,进一步体会写景的妙处

[1] [2] [3] [4] [5] 下一页

五、拓展阅读
快速浏览主题丛书所选的四篇文章
1概括文中事件,按照人物+事件的模式概括
2.美点赏析:我喜欢朗读《--------》第------自然段,因为它用------------手法表达出了-------。
六、课后提升
1.利用本课所涉及的手法,描绘自己童年生活的画卷
2.仿照文中“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地写一个写景的片断
第二课时  读懂爸爸妈妈
《爸爸的花儿落了》1+x主题阅读展示课
学习目标
1.掌握插叙的写作手法,分析文章标题
2.体会深沉的父爱,感受珍惜亲人的爱
学习内容
教材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
主题丛书《”窝囊”的父亲》《年轻时应该去远方》《多年父子成兄弟》《驴打滚儿》
学习过程
一、导入由小学五年级所学的《窃读记》引出林海音《城南旧事》,引入本文。
二、自主品味,合作交流
1.反复朗读课文,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2.美点欣赏与探究。
     有人说林海音的小说“技巧完美",你能针对本文作一点美点欣赏与探究吗?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适时用问题将探究引向深入。
    可明确如下一些角度:
    一语双关的文题——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禀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插叙的手法——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
    双线并行的结构——一是以花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二是毕业典礼,两线相互辉映,既有利于情节的展开,又使两个人物主次分明,相映生辉。
    圆熟的过渡——课文有回忆有现实,但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因此内容丰富而不拖沓,事件交错而不零乱。
    巧妙的暗示——文章没有正面提及爸爸病危濒死,但文中处处有伏笔,事事有照应,沉郁的氛围和丧父的伤痛一直笼罩着全文。
    凝练的语言——文中有简洁而富哲理的话语,有生动而传情的语词。
    鲜活的形象——文章虽不是以写人为主,但人物性格都非常鲜明,妈妈温柔慈爱,爸爸性情质朴、充满爱心,“我”聪明懂事、惹人喜爱、卓尔不群。
三、温故知新,联想品味
1.阅读主题丛书所选的前三篇,体会深沉的父爱,说说你读懂了一个怎样的父亲
2阅读林海音的《驴打滚儿》,体会林海音语言风格,技巧的完美。
3、学生组内交流后全班展示阅读收获。
第三课时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伤仲永》主题阅读
学习目标
1、         识记文中重点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         学习喻事于理、对比鲜明、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掌握理解文言诗词含义的方法
3、         理解本文中心思想,了解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学习内容:《伤仲永》课文及主题丛书“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单元
教学步骤: 
一、对照书下注释,读懂课文大致内容。
对照书下注释,自己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出字词理解疑难,自行解决。
     用自己认为科学的方法,整理、积累相关字词知识。然后交流,根据积累内容的价值、形式、全面与否和书写进行评比。
在这一过程中落实:
字音:隶、邑、乞、扳、称、泯、耶
词意:隶、邑、乞、扳、谒、称、泯、耶、为意、未尝、自为其名、收族、立就、文理、自是、通悟、受、贤、彼其
词类活用:伤仲永、父异焉、借旁近与之、邑人奇之、宾客其父、父利其然
一词多意:于、之、其
二、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1要求不读破句。自己读,听同学读,校正不正确的朗读,调整理解偏差。
    结合课后练习二,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还可让学生揣摩停顿规则。
    2.要求读出层次。先理性认识课文中的大小层次,标记后再读,养成把理解渗透于朗读中的习惯,以期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这一环节中贯彻对课文结构的理解:全文借事说理,一、二两段叙述方仲永的故事,第三段说后天教育对成才极为重要之理;从叙事部分看,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幼年天资过人,禀赋极高,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二十岁时才思衰竭,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之人,也有层次之分;从写仲永幼时才能之“奇"的第一段来看,还有层次——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二至五句写他忽有赋诗才能,六、七两句写成名后的状况。本环节实际上是要学生既能整体把握课文,又能从细微处思考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
    3.要求读出感情。学生自己读,表演读,要能读出作者的惊喜、愤慨、惋惜、哀伤、告诫之情。
    三、熟读课文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探究。
读课文,说说自己在理解中遇到的疑难,小组讨论解决,然后把你们认为有普遍意义的思考和解答提出来,全班共同探究。
    课文理解难点:
    1仲永的故事是真的吗?
    作者力图写真,人物有名有姓,哪里人氏、身份家世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仲永如何神奇也有明明白白的细节描写,还有“父异 ”“邑人奇之”的确证,另外叙事所用见闻录的方式,使仲永成为“我”生活视野里的一个真真切切的人,叫人不得不信。
    现在我们争论故事的真假已无多大意义,仲永现象不乏其例,作者意在用仲永之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2本文为什么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这样安排更见作者匠心,能更好地表现文章主旨。把仲永的天赋之高渲染得越浓,其才能泯灭引起的哀伤之意才会越深,作者的痛切之感、肺腑之情就会更有感染力。
    3.“伤"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一、因仲永的悲剧而“伤”,幼时天资过人最终却“泯然众人”;二、“伤”社会上如仲永之父贪财短视的可悲之辈;三、“伤”邑人闻听盛名趋之若鹜的不良心态。这也正是文中感慨“受于人者不至也"的深远意味。
    4.作者为何只追究仲永父亲的责任而不写仲永自身的失职?
    作者把方仲永放在值得哀怜的位置上,重点表现对他的同情惋惜,强调其父“不使学"是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且后文所说“受之人"是说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而不是说人自身的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侧重点不同。
    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五、阅读拓展
自主阅读“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模块,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模块三:自主阅读,探究体验(2课时)
第一课时  童话人生
-----------《丑小鸭》主题阅读课
学习目标
1.掌握运用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形象的方法
2.明白只有不懈追求、努力进取,才能实现理想的道理
学习内容
课文《丑小鸭》及主题丛书“童话人生”单元
学习过程
一、 导入课文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入口处的海面上,有一座铜像冒出水面——它告诉人们这就是丹麦。但铜像既不代表丹麦的开国元勋,也不代表丹麦某一个王朝的杰出英雄,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坐在一块石头上,若有所思地望着大海。她在沉思什么呢?谁也猜不出来。也没有人能叫出她的名字。她没有腿,只有一条鱼尾。原来她是人鱼——“海的女儿”,丹麦作家安徒生所写的一篇童话中的主人公。丹麦人民就是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安徒生的崇敬的。
二、自主、合作学习
1、初读课文,述情节。
速读课文,大致明白课文内容。
圈读关键词,简要复述童话情节。重点抓住丑小鸭的流浪足迹和遭遇进行复述。
地点:养鸭场、沼泽地、农家小屋(老太婆家)、灌木林、农夫家、大花园。
遭遇:众兄弟姐妹、母亲在外貌长相上嘲笑、嫌弃、赶、咒、啄、打、踢。野鸭、公雁、猎狗嘲笑、戏弄、嫌弃它的丑。老太婆、雄猫、母鸡利用它、鄙视它、限制它。所有的动物都瞧不起它。孩子们接近它、要抓住它,女人打它。遭遇呈逐步升级状:身体上的伤害、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打击、肉体精神双重摧残、险些丧命。此外,它还得忍受饥饿,逃避猎枪,防范严寒。
3.细读课文,说形象。
边表情朗读课文,边理解丑小鸭形象,用“从这里,我看到了一只_____________的丑小鸭”说话。
让学生自得地说,目的在于让他们从丑小鸭的所作所为所感所想中全面认识丑小鸭的性格特征:虽有自卑,但不自贱;虽屡遭厄运,但仍坚韧不拔;虽身处逆境,却不甘平庸;虽自觉卑微渺小,却从未放弃追求;它生活漂泊无依,理想却始终坚定不移,那就是追求快乐,渴望理解,崇尚自由,向往美丽。
在刻画丑小鸭这一艺术形象时,作者倾注了真挚的感情,或同情,或愤懑,或欣喜,他为什么会如此动情呢?
穿插对安徒生的艺术人生的介绍,了解丑小鸭的命运正是作者经历的写照。
理一理童话中的其他人物形象,说说芸芸众生相,也用“从这里,我看到了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学生自由发言,了解当时以貌取人的荒唐世道和自以为是、粗俗可鄙的世人丑态,更进一步认识丑小鸭的可贵,从而更加喜爱这一艺术形象。
    4、议读课文,谈意义。
议论题一:丑小鸭为什么能变成白天鹅?——谈谈童话的思想意义。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找出重点语句分析议论后作答。明确: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实际上经过了两个阶段,由被迫流浪到主动追求。在老太婆家,它找到了安身之所,但它并不满足,它要“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要到“新鲜的空气和阳光”中去,这是它追求美好生活的开始。在见到白天鹅后,它“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兴奋”,从此“再也忘不了”它们,这是他信念的形成期。经受了严冬的煎熬和考验,当他一见到久已渴慕的天鹅,它的信念更加坚定了,“我要飞向他们”,就算“他们会把我弄死”,也“没有什么关系”,它不顾生死地飞向他们,终于靠自己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奋斗实现了理想。
议论题二:丑小鸭的故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谈谈形象的现实意义。
    让学生尽情地议,放胆地说,教师一定要珍视每位同学的感受,鼓励精彩发言。交流过程中,学生可作点发言记录。
 三、阅读拓展
自由阅读主题丛书“童话人生”单元、欣赏童话世界里的人物,体会奇妙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感悟深刻的哲理。
第二课时    在诗歌中漫步
-----------《诗两首》主题学习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普希金、弗罗斯特,背诵这两首诗
2、理解这两首诗歌的特点:哲理抒情
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4、感受诗人真诚博大的情怀和坚强乐观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     游戏导入——文学名人竞猜。
   请根据老师所给条件,猜出此位文学名人。
   1他是一位具有世界声誉的诗人。
2他喜欢边散步边思考作诗,作完后喜欢反复吟诵。
3他喜欢秋天写作。
4他喜欢搜集民间创作,并融化进自己的诗中。
5他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
6他的诗歌,像太阳一样,照耀着19世纪的文坛,他被誉为“诗歌的太阳”。
7他还善用各种文体进行创作,并都获得了成功。
8他是积极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又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开创者。
9他的代表作品是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10他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是——普希金。多媒体展示“名家档案”,简介普希金。
二、自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1自读课文,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明确:诗中阐明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镇定面对生活中的烦恼,心儿永远向着未来;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很有哲理,揭示了生活的真谛;诗的语言直白而亲切,口语化色彩浓厚。 
  插入背景介绍: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2.这首诗问世后,许多人把它记在笔记本上,成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座右铭。你对诗中哪些句子有较深的体会,结合事例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3.朗读:多媒体播放朗诵录音,学生听读,揣摩,自读,表情朗读,配乐朗诵。
  三、教学《未选择的路》
    1.过渡导入: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面对生活的风雨,普希金告诉我们要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如果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我们又当如何?弗罗斯特将引你深思。
    2.朗读课文。
    多媒体播放《未选择的路》的配乐及情景画面,教师朗诵。
自由朗读。观画面、字幕,听配乐朗诵录音。
    3.探究:
   “路”包含了什么深刻的含义,你从中悟出了什么人生哲理。
作者明明写了人生道路的选择,明明花了较多的笔墨写了自己选择的那一条路,却为何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
三、学以致用
自由诵读“在诗歌中漫步”模块,品悟诗中的哲理抒情,了解十四行诗

模块四:主题实践,读写共进(1-2课时)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叙事要完整》教案
【训练目标】
1、以课文为例,帮助学生熟悉记叙的六要素,并了解顺叙、倒叙、插叙的特点和作用。 
2、通过写作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顺叙方法,并尝试运用倒叙和插叙,使文章更加活泼。
 3、通过写前指导和写后修改,强化学生开头点题、结尾扣题,以及首尾呼应的意识。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顺叙的记叙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平时说话要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和别人交流时,也需要我们完整的叙述一件事情。今天我们这堂课的重点就是:叙事要完整。 
【写作引导】 
一、什么是叙事完整: 
一件事情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发生的,总会涉及一些人物,事情也会有一定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这六个“要素”是叙事完整的基础。 
在六个要素中,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重点,而写清楚“经过”是其中的关键。 这主要要考虑下面几个因素: 
1、要有清晰的脉络,如时间先后、场景变化、情感发展等。 2、要有前后连贯的情节,情节要有适当的顺序。 3、重要情节要有详细的描写。 
4、事件中涉及的人物要有一定程度的刻画。 
二、以《王几何》为例,明白怎样把事情经过写完整、写清楚.
 线 索:第一节几何课 
情节顺序:按时间顺序写:王老师出场;反手画图形、写名字;说明自己的绰号;请同学上讲台画圆;说明画圆的用意 
详细描写:王老师出场;说明自己的绰号;请同学上讲台画圆 刻画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 
三、完整叙事时应注意的几点:
 1、要注意记叙的顺序。 
(1)顺叙:将一件事从起因、开始、发展到结束依序写来,,这符合实情发展的逻辑。 
(2)倒叙:把实情的结果或经过中的某个重要细节,放到开头来写,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或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效果。如《羚羊木雕》一文的开头。 
(3)插叙;就是在记叙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回忆,丰富叙事的内容。如《爸爸的花儿落了》,写的是毕业典礼那天,中间又穿插“闪回”许多往日的片段回忆,就是运用插叙的好例子。 
2、要安排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像魏巍的《我的老师》,开头点名题旨,在结尾的地方又加以呼应,使得文章有始有终,首尾连贯。 
【反馈练习】 
1、同学自由发言。
2、全班交流,小结提升: 
(1)重申记叙的六要素,以及顺叙、倒叙的特点和作用。 
(2)采用倒叙手法,要注意前后呼应。 
3、小组合作:还可以将哪些内容放到开头倒叙?如何修改后面对应的内容,使文段语句通顺,前后呼应? 
4、交流展示。 
【文题展示】 
我们都有过“第一次”:第一次读书,第一次看动画片,第一次自己出远门,第一次帮妈妈做事„„请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习作指导】 
1、审题立意 
记叙“我的第一次”的经历,对自己有启发性的故事。题目要围绕话题来命名,如“第一次骑车”、第一次养花“等等。 
2、内容选材; 
内容上,要交代清楚六要素,特别 是事件的经过是写作的重点,要详写。选材上,虽然写作范围很宽泛,但要注意选取有意义、典型的事例去写。毕竟人生中的“第一次“有很多,不能鸡毛蒜皮什么都写,不能仅仅为了写而去写。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3、技法参考: 
(1)运用多种描写方法。 
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要细致刻画,当时的情境是怎样的,别人的反应如何,也要细致描绘。如《第一次做饭》,自己是怎样想的,有哪些动作,有没有语言,这些药详写。饭做得成功与否,自己由此产生的心理,雅瑶细致刻画。再如《第一次骑自行车》,自己的心情、动作怎样,有没有人教你骑车,如果有,那这个人的语言、动作、神态是怎样的,都是写作的重点。 
(2)语言要做到生动形象。 
可以使用一些修饰语,像“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都是可以模仿的范例。也可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增加语言的生动性。还可使用一些拟声词,达到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结果。 
(3)注意写作的条理性。 
可以采用顺叙,把事件条理清晰的交代清楚;也可采用倒叙,突出某个情节,吸引读者;还可使用插叙,但要注意情节的衔接。确定继续的顺叙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的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清楚,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的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思路整理出来。
 4、思路示例: 
开门见山,点出“第一次养花”        第一次养花     
 养花的过程     装土 照料    收获
点明中心,揭示“我”第一次养花悟出的道理
【范文引路】 
第一次养花
去年暑假,我突然想养花。因为是第一次养花,我专门跑到市场上精挑细选,买回来几个花盆、好几包肥料,就等着爸爸从爷爷家拿回月季枝子了。 
花枝终于拿回来了,爸爸说最好用早晨的泥土栽种。于是,一清早我就爬起来,拿出小时候玩土用的小铲子,在楼下挖了许多土,然后把土里的小石子逐一挑出,直到在花盆里装满了“合格”的土为止。 
由于家里有了几盆花,我原本“平静”的生活便彻底被打乱了。 
每天起床后,我先把花儿搬到阳台上。凉风习习中,我给花儿浇浇水,施施肥,让它们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享受享受清早太阳的温暖。接近中午,强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我又忙着把花儿搬回屋里。傍晚,等太阳快要下山时,我再次把花儿搬出来,给它们松松土,再浇浇水。有时候,赶上半夜里下雨,我赶紧爬起来,忙着把花儿搬回来„如此往复,让爸爸妈妈都惊叹不已:以前的小懒虫这么容易就改掉懒散的毛病了? 
一晃十几天过去了,一天清早,我像往常一样来给花儿浇水,突然,我发现其中的一盆月季在花枝的一侧冒出了一个小小的花苞,那花苞红红的、绒绒的,好像一颗玲珑的红宝石。多么令人激动啊,月季就要开花了!我恨不得马上见到它开花,便一天到晚守在月季的旁边。一天过去了,花苞好像还是那个样子,一点都没有体会到我 的那种急切的心情。爸爸妈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孩子,才一天时间,花苞哪能这么快就开放呢?现在,你要做的就是更加耐心细致地照顾它啊!”爸爸妈妈说的一点也没错,就在我看到花苞的第三天早上,花苞终于绽开了。花虽然还是很小,但那种娇嫩,那种妩媚,那种鲜艳,那种充满生命活力的芬芳,多么让人兴奋啊!为了这几盆月季花,我不停地忙碌着,现在月季花都已经长出花苞,开放出得意、胜利的花朵。鲜艳的花儿,带给我芳香,带给我好心情! 
第一次养花的经历,让我尝到了劳动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经过这次养花,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养花和做人一样,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只有这样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点评:
1、结构完整,详略得当。开头开门见山,结尾点明中心,中间概写“我”对花的照料,详写开花的过程。 
2、多角度描写人物。“我”的勤奋,不辞劳苦,爸爸妈妈对“我”的关心、鼓励,都刻画到位。 
3、巧用修辞手法,,增添了文采,使句子更生动形象,更好的表达了感情。如把花苞比喻成红宝石以及使用排比突出花朵的美丽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上一页  [1] [2] [3] [4] [5]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方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