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网

www.xinjiaoan.com

教案查询:
托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节日教案
季节教案
小一教案
小二教案
小三教案
小四教案
小五教案
小六教案
初一教案
初二教案
初三教案
高一教案
高二教案
高三教案
班会教案
更多
课本查询: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查询: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查询: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百科查询: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优秀教案

新教案网 收藏 点赞 分享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优秀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理清思路,把握情感线索。

  (二)明确内容,掌握观察方法。

  (三)品味语言,揣摩表达效果。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相关文字材料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刚察县以南,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略呈椭圆形,面积463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为360公里。湖水平均深度约为19米,最深处为28.7米。湖面海拔3196米。1975年建立面积达560平方公里的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1997年晋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青海湖古称“西海”,又名鲜海或仙海。直到北魏以后才改称青海。

  青海湖水中含大量氯化钠和硫酸镁等无机盐,清澈透明,但不宜饮用。湖中盛产湟鱼,又名裸鲤,肉肥而嫩,味道鲜美。

  青海湖中分布着五个美丽的岛屿:鸟岛、海心山、三块石、砂岛和海西皮。其中鸟岛和海心山岛是青海湖著名的旅游胜地。

  鸟岛是青海湖最有名的岛。坐落于青海湖西部布哈河河口附近,形如蝌蚪。鸟岛原名海西山,也称“蛋岛”,与不远处的海西皮都是鸟类栖息地。鸟岛高出湖面7.6米,面积仅有0.27平方公里。栖鸟类有斑头雁、鱼鸥、棕头鸥、鸬鹚等,数以10万计。每年春天各种候鸟从南方飞来,产卵、孵化,到9~10月份,再向南飞迁。鸟岛秀丽的风光和奇特的禽鸟生活,吸引了大批游人,使鸟岛成为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

  海心山岛面积约0.46平方公里。高出湖面约30米。岛上怪石嶙峋,林木茂盛,风光秀丽。相传古时岛上产龙驹,又名“龙驹岛”。现在的鸟岛也包括了海心山岛。

  青海湖四面高山环抱。北面为雄伟壮丽的大通山,东面为巍峨高峻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连绵的海南山,西面是4000~5000米的橡皮山。山下是茫茫无垠的大草原,一直延伸到青海湖畔。青海湖处于青海湖盆地的最低处,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高山草原之间。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及人为污染,青海湖面积逐渐缩小,水质渐差,需大力加以保护。

  2、有条件的可以展示有关青海湖的图片材料,给学生以视觉上的感受。

  3、导入语设计:上一堂课,我们品味了周庄“小桥流水人家”般的江南水乡的韵味,那种韵味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今天,让我们随着当代作家冯君莉“一起上路”,去感受大西北的青海湖,去领略它所特有的情致。

  (二)自读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借助书本的注释,理清字的笔画,读准字音。

  (三)正音

  颠簸(bǒ) 深湛(zh4n) 恬(ti2n)雅 眸(móu)子

  安谧(mì) 肃穆(mù ) 魅(mèi)力 蓼(li3o)蓝

  哈(h3)达 逶迤(wēiyí) 潸(sh1n)然 篝(gōu)火

  娓(wěi)娓动听 脍炙(ku4izhì)人口

  虚无缥缈(pi1omi3o)

  (四)研读

  1、分析题旨,确立题目中的关键词语。

  明确:梦幻

  2、找出文中表示相关意义的句子。

  明确:“各种各样扑朔迷离的关于高原的梦。”

  “我不曾领略过如此醉人的美,我甚至怀疑这是不是那梦境的继续?”

  “谁能相信这是大自然的现实而不是大胆的梦幻呢?”

  “这梦一般的传说,梦一般的景色啊!”

  3、讨论文章的线索。

  明确:由此可见,文章是以“梦幻”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从开头关于高原的梦,到扑进如梦幻般的景观,再到梦想如何保护青海湖的美丽的幽思,条理十分清晰。

  4、讨论文章观察景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复习上一堂课所讲的内容。

  (二)研读

  学生自己交流喜欢的段落、句子或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可从多角度阐述理由,内容、方法、修辞、情感等等,不求全面,但教师评点要力求准确)

  示例1:青海湖湖水蓝色的醉人。

  (1)“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

  湖水蓝得“醉人”,用“醉人”表达了观赏者的心态,已陶醉其间,同时也表现出湖水蓝得可爱、迷人。“纯正”、“深沉”,是与“海洋”和“天空”比较后给予作者的主观感受,更突现出湖水蓝的程度,浓浓的,毫无杂色。

  (2)“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先用排比的句子,从多方面描述青海湖迷人的水色,再用比喻具体描述湖水,“水灵灵”,极富动态的感觉,活灵活现,“蓝晶晶”,指蓝得发亮,富有色彩感。由此,湖水显得更为娇美可爱。此外叠词的运用,也使得语言富有了一种音韵的美。

  (3)第5段中有关数字的说明的作用。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明湖水为什么蓝得出奇,使读者能更全面地感知青海湖。

  示例2:环境氛围的清新幽静,优美迷人。

  (1)“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

  用“绿茵茵”、“黄灿灿”,不仅突出草滩黄绿相间、色彩艳丽,而且表现出青海湖畔一片充满蓬勃生机的景象。

  (2)“这淡蓝色的苍穹一直伸展到我的身后,垂向一片碧绿的草滩,草滩上伫立着连绵起伏的深褐色的山峦。而我的脚下,银色的公路像是一条哈达,逶迤着伸向遥远的地方……”

  “淡蓝”、“碧绿”、“深褐”、“银色”,组合成一幅色彩斑斓又意韵深远的画卷。

  (3)“那晶莹的雨珠隐隐约约地闪露在草丛中、花瓣里、湖面上,以及山峦顶端和空气的分子之间,轻轻地吸一口空气,甜丝丝的,凉爽爽的。”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出雨珠的可爱,以及雨后空气的纯净。“甜丝丝”、“凉爽爽”,这里不仅是生理上的感觉,也是心理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心情舒畅、心旷神怡的甜蜜之感。同时短句和长句的交叉运用,也形成音节的参差感。

  示例3:鸟岛的神奇和鱼类的丰富。

  (1)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为青海湖中的岛屿增添了一种神奇迷人的色彩。

  (2)“只有这神奇、美丽、和平的得天独厚的地方,才能够成为生气勃勃的鸟的世界,成为繁荣昌盛的鸟的王国啊!”

  这是作者在介绍了鸟岛形成的客观历史因素以及独特的自然条件后由衷的赞叹,这种赞叹也从另一个方面表现了青海湖特有的魅力。

  (3)“据说,到了盛夏时节,一群群、一层层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浮游着,金灿灿,红艳艳,美极了。”

  句中的“金灿灿”“红艳艳”,表现出鱼的黄与红的色彩,鲜艳灿烂,光彩夺目。

  示例4:作者的情感。

  文章自始至终表现出对青海湖的幽美的喜爱,那是一种贴近自然后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作者非常希望这样的感受能有更多的人来分享,但又担心美丽的青海湖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为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这种矛盾的心理,也从环境保护的侧面表现出一个有识之士对青海湖的珍爱。

  (三)拓展延伸

  阅读下文,说说文章给你感悟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可选择内容、思想、感情、方法等中的一个方面来说,关键是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此训练也可作为课外作业布置。)

  灵性九寨水

  九寨沟的水,是有灵性的。这灵性,缘于那高原的树,那高原的石,还缘于那古老的神话。

  走进九寨沟,你的心立时会被那九寨的水所浸淫。那114个海子,就在那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上,闪动着它们迥异的眸子。那眸子有一种不可言说的凄清,它们似乎就在你不知不觉中,漫漫渗进你的心,洗净你许多的杂念,让你的心亦如它一样的清明。

  “海子”,大海的儿子,这该是当地的藏民,赋予这些高原湖泊最为圣洁的称谓了。

  海子的水,有的极蓝,看不见底,像是一个处子的梦,叫你不敢用手去碰它。那梦,流动着天上的白云,起伏着山间的树林。于是,便有清风挟着林间的鸟鸣,载着藏民五彩经幡的祈祷,在水面上柔柔地滑过;于是,水里的鱼儿,也亮起细小的尾巴,在水底的岩石间穿越,在水底的古树化石藤蔓中游弋;于是,还有了许多许多的于是……

  九寨沟的海子,就这样让你着迷,也让你极费尽思量。这是“五花海”吧,就这么一汪湖水,晶亮晶亮的,却分成了好几块互不混同的色块:青、蓝、绿、黄、红。每一种颜色又在你的不经意中悄悄地化开,洇染成若干深深浅浅、透明清晰的色阶。藏青、宝蓝、翠绿、金黄、桃红,我数叨着那些色彩,那色彩泛起的光晕便在心头一圈一圈地荡起了涟漪,直让我觉得已是置身于一个童话的.世界了。

  也许是那海子的梦醒了,也许流动才是水永恒的姿态。它们从树间溢出,从岩上漫下,滑过一个个大大小小的石滩,撞在各样的石上,翻起白白的浪花,那石在水流中,便变成别一种样,别一种形,是猴子捞月、是枯荷向空?是美女浣纱、是诗人长啸?是,可又什么都不是,石头们只是站着、坐着、躺着,伴着那“哗哗”的流水。

  它们穿过一片片高高矮矮的树林,逗着那树木细细的根须,惹得那些树们痒得浑身打起颤来。这时,它们似乎更像孩子,完完全全浸沉在它们的游戏中。说不定什么时候还玩一个小小的小动作,趁着你没在意,泼一串水花给你。你没看见,它就也没看见;要是你看见了,它会朝你做个鬼脸,然后留下一串笑,一溜烟地跑了。

  太阳出来了,是被那笑声感染了的吧,他从那飘逸的白云间,露出了半个的脸,他那慈祥的目光久久停驻在那跳玉溅珠的珍珠滩上。传说这珍珠滩,就是美丽无比的色嫫女神项练上的晶莹澄澈、光滑圆润的珍珠汇成的。

  走在珍珠滩的栈桥上,栈桥晃晃悠悠,栈桥下就是澄清的溪流,溪流中清晰地现出那乳白或赤褐的钟乳石,不时,还有翠柏绿柳,散生其间。溪水奔涌着,嗷嗷地,朝着那断崖处飞驰而去,然后便是跌落。那是一种义无反顾的纵身一跃,是一种由躺而立的形象的转变,是一种由梦幻的呓语为震耳的呼唤的转变。

  站在那珍珠泉瀑布下,满眼是那一片片一条条飘忽的哈达般的奔流急瀑。断崖前兀自耸起一块岩石,岩石上陡然长着几棵绿绿的小树。于是,绿波掩映着白浪,白浪翻卷绿波,爆炸出一种气势恢弘的声浪,抒发出最为恣意的激情。于是,也就有了细如烟薄如绸的白色水雾,在山谷中极抒情地升腾。你想象不出那么柔软的水,怎么会发出如此訇然的轰鸣,在这样的急瀑面前,你感受到的是内心深处的悸动,是一种生命对生命虔诚膜拜的心悸。

  水流历经了如此巨大的生命的洗礼,悄悄融入那翡翠色的镜海,那种融入是静静的,似乎它怕惊动什么。镜海映出两座山峰的倒影,一座是灵慧秀丽的色嫫山,一座是粗犷俊俏的达戈山。藏寨传说,他俩青梅竹马,倾心相恋,却受到那魔鬼的从中作梗,他们历经了无数艰辛险阻,来到这镜海旁,便在这里长相厮守。多么神奇的联想,多么美丽的传说,是镜海水的清盈富丽,成全了一对恋人;又是恋人忠贞不移的爱情,将这荒凉的不毛之地变成天堂乐土。

  一切美的传说,都隐含着圣洁和坚韧。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有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优美而庄严的旋律挟着那古老的神话,在海子里轻扬,在树林间飘荡,在岩石上翻卷。此时,我的心在这样的歌声里沐浴,恍若那九寨沟的水一样的清灵了。

  板书设计

  醉人的湖色

  幽清的环境矛盾的心理希望珍爱

  神奇的鸟岛担心

  (丰富的鱼类)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优秀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