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网

www.xinjiaoan.com

教案查询:
托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节日教案
季节教案
小一教案
小二教案
小三教案
小四教案
小五教案
小六教案
初一教案
初二教案
初三教案
高一教案
高二教案
高三教案
班会教案
更多
课本查询: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查询: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查询: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百科查询: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高一《奇妙的对联》教案

新教案网 收藏 点赞 分享
高一《奇妙的对联》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高一《奇妙的对联》教案

  《奇妙的对联》编排意图在于拓宽学生语文学习范围,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知识、感受汉语魅力、关注汉语发展,培养热爱母语、热爱传统文化、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高一《奇妙的对联》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积累平仄、对仗知识。

  3、学习欣赏对联,重点积累赏析名联;尝试对对联。

  (二)过程与方法

  课前搜集整理,课内讨论交流,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借鉴仿写,使学生有所积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掌握对联常识,如对联的.历史,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对联知识尝试对对子。

  【教学方法】

  采用板块式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联系以前学过的古诗文,温故知新,引导学生掌握对联知识。

  【教学准备】

  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搜集活动,积累一些对联故事和名联,为课堂活动做好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亦可让学生讲述课外搜集的有关对联的故事)。

  以郑板桥智识奇联的故事导入——上联:二三四五,下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

  [缺“一”(衣)少“十”(食)没“东西”]

  二、板块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进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常识。(学生回答后多媒体显示)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

  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成,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仗的要求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当。

  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仄起平落。

  2、指导学生根据对联的常识完成课本练习。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1)上联:孙行者下联:祖冲之(胡适之)

  要求学生讨论,各抒己见,说出理由即可。

  (2)上联:一代文章推《子夜》下联:毕生心血似《春蚕》

  (要求学生按照对联的基本要求回答,然后多媒体显示)

  三、板块二: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多媒体课件显示)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联分类以及欣赏对联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

  2、师生共同赏析课本名联,要求学生讨论说明来历和妙处,教师适当点拨。(见课本)

  3、妙联撷趣。(多媒体显示教师与学生辑录的妙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奇联共欣赏。)(多媒体课件显示)

  名胜联:

  ①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岳阳楼·范仲淹)

  ②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醉翁亭·欧阳修)

  哀挽联:

  ①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洒泪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②千古奇冤莫须有百战忠魂归去来(岳飞)

  ③恩泽曾为天下雨来仪不愧古人风(周恩来·藏头联)

  ④此志得舒为民舍予(老舍)

  谐讽联:

  ①昔具盖世(该死)之德今有罕见(汉奸)之才(讽刺汪精卫)

  ②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含义袁世凯对不住中国人民)

  行业联:

  ①闻香下马知味停车(饭店)

  ②由此登堂入室任君平步青云(鞋店)

  ③虽为毫末技术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

  ④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南西北四方宾至如归(宾馆、旅社)

  ⑤常留桃李春风面聊解蒹葭秋水思(照相馆)

  集句联:

  ①劝君更尽一杯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酒店)

  ②君子之交淡如醉翁之意不在

  (传说一士人家贫,欲与朋友祝寿,无钱买酒,遂以水代酒曰:君子之交淡如,其友笑答:醉翁之意不在。上联出自《庄子·山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下联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主人有意隐去“酒”字,足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和高雅的志趣决非泛泛的“酒肉”之情可比。纯朴友情,尽在对中。)

  妙联撷趣:

  ①曹梦德兵败赤壁刘欢孙悦汉高祖封侯洛阳萧红韩寒

  ②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增字联]

  ③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露秋霜百年(愁)[减字联]

  ④感时溅泪恨别惊心

  ⑤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黄埔军校大门联,后来有人巧妙的换了“请”和“莫”两个字的位置,具有了强烈的讽刺意味)

  (此环节由学生讨论发言说明妙处,教师适当启发、点拨补充)

  四、板块三:牛刀小试显身手——撰写对联

  (多媒体显示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发言,教师启发、点拨)

  1、给出上联对下联。

  ①上联:行千里路下联:(读万卷书)

  ②上联:精卫填海下联:()

  精卫填海雪中送炭

  女娲补天(愚公移山)锦上添花

  望梅止渴绳锯木断

  画饼充饥水滴石穿

  2、对联寻亲: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①发愤识遍天下字②雨滋春树碧连天

  ③腊梅吐芳迎红日④学海无涯勤可渡

  ⑤书山万仞志能攀⑥立志读尽人间书

  ⑦绿柳展枝舞春风⑧风送花香红满地

  (①⑥、⑧②、③⑦、④⑤)

  3、对联与生活息息相关,凡眼前景、身边事皆可入对联。请根据所提供的情境作集句联。

  ①今天,青春年少的学子、博学多才的老师和可亲可敬的长者济济一堂,辑一副对联,描写此盛况。(参考:群贤毕至,谈笑有鸿儒;少长咸集,往来无白丁。)

  ②辑一副对联,表达你和远方的朋友之间的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高考对联集锦:(多媒体显示)

  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1、扫千年旧习()

  2、祖国江山好()

  3、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五、布置作业(多媒体显示)

  1、课外继续搜集妙联。

  2、继续完成对联练习题。

  3、为学校图书馆和宿舍各写一副对联。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高一《奇妙的对联》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