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网

www.xinjiaoan.com

教案查询:
托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节日教案
季节教案
小一教案
小二教案
小三教案
小四教案
小五教案
小六教案
初一教案
初二教案
初三教案
高一教案
高二教案
高三教案
班会教案
更多
课本查询: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查询: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查询: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百科查询: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一

新教案网 收藏 点赞 分享
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一

微信扫码分享

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一

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一

教学目标

学生要求掌握的知识: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的领土扩张。

思想教育目标:
沙皇俄国是最富侵略性的国家,它发展的历史是不断扩张的历史;改革和变革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有着突出的作用。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异同,培养学生先寻找比点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建议

本课地位
本课讲述的三个问题:彼得一世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和俄国的领土扩张。极大地推动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没有这两次改革,俄国就不可能成为欧洲强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重点分析:
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在俄国历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但这次改革保留的大量封建残余日后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力量。在资本主义国家中,俄国始终是最薄弱的一环,这种状况对后来的俄国十月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这段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难点分析:
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异同。这两次改革在俄国的发展中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都有利于俄国的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但它们对于俄国农奴制度的态度却是截然相反的。

重点突破方案:
建议教师从背景、内容、评价三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1861年改革。背景的讲述应在学生自己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归纳改革前俄国的经济、政治状况。一方面俄国农奴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民的暴动严重威胁了沙皇的统治。为缓解危机,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进行改革。内容的讲述重在分析解放农奴和收取份地租金两项内容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为学生理解1861年改革的性质埋下伏笔。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应着重分析这次改革的不彻底性。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经济上俄国用牺牲农民的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就会造成人民购买力降低,国内市场狭小,对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造成俄国社会矛盾的突出。

难点突破方案:
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异同。通过课堂讨论的办法由学生得出结论,教师适当引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分别讨论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可以提高课堂密度,加快教学进度。提示学生在比较两个历史事件的时候要先找比较点,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展示自制课件,作出结论。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

难点: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的异同。

教法设计:讲述法;讲解法;历史情境设计法:讨论法。

【导入新课】1689年,在俄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彼得一以开始改革。那么这次改革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俄国的近代历史又是怎样的发展状况?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此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讲授新课】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

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这件事在俄国的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从此莫斯科公国发展为沙皇俄国。沙皇俄国形成后,在其发展道路上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

2.彼得一世改革(1689年)

①背景: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的经济极端落后,而落后的根源是俄国盛行封建农奴制。虽然17世纪俄国也开始出现了手工工场,但是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农奴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这样为了使俄国摆脱落后状态,成为一个近代强国,逐渐掌握实权的年轻富于理想的沙皇彼得一世从1689年起开始推行改革。并且要简介彼得一世。

②改革内容

政治方面:削弱大贵族势力,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彼得一世在改革中打破了过去按出身门第、论资排辈的贵族世袭制度。选拔和任用官员唯才是举,使一些无能的贵族丢T官,这就削弱了大贵族势力。

军事方面:积极派遣青年出国留学.学习西欧的文化技术,改进军事装备,开办各类军事学校,建立和扩大海军。

经济方面:保护工商业发展,鼓励商人兴办手工工场,允许他们在购买上地的同时,把该地的农民也一起买走,使工场主能拥有一批劳动者。

文化教育方面:简化斯拉夫字母,刨办报纸,建立科学院,大力推行学校教育。当时规定,对10—15岁之间的贵族子弟实行强迫教育;未受教育的以后不准结婚等。

社会习俗方面:提倡西欧的服饰礼仪和生活方式。

③意义。分析议论:彼得一世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彼得一世的改革虽然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未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但它却增强了俄国的军事、经济力量,使俄国由极端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较强大的国家。因此它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由于军事实力增强了,为以后沙皇的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二、1861年改革

1.背景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危机非常严重。一方面它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2、内容

①“解放”农奴。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②收取份地赎金。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如何看待、评价1861年改革?

首先这次改革有其积极意义;1861年改革从性质上看是农奴主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可指导学生看插图《“解放”农奴》,这幅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吻自己主人的脚面,形象地反映了这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恩赐”的特点)

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当农奴成为了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收取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这些都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

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为什么1861年改革又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呢?因为农民赎买什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农民取得的份地。按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忆卢布,而需付出的赎金却高达9亿卢布,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总共不下 20亿卢布。正自四列于所说的“当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于二净。”

教师提问:俄国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封建残余都有哪些表现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

三、俄国的扩张

(指导学生从时间、概况、结果三个方面制作俄国的扩张简表)

沙皇俄国的扩张在欧洲、亚洲两个方面。

在欧洲;伊凡四世在位时就吞并了伏尔加河下游地区,控制了通向里海的航道。到了彼得和他的后继者就一心想打开“朝向欧洲的窗户”,为此彼得一世时同瑞典进行了长达21年的北方大战,终于取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叶卡特琳娜二世通过对土耳其的两次战

争,打开了通向黑海的门户,又伙同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指导学生看书中漫画《魔鬼向叶卡特琳娜二世献礼》)

在亚洲:中国是沙俄的侵略重点之一。教师指导学生回忆中国历史所讲的内容。

在俄国的发展中,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改革至关重要,那么这两次改革有何异同呢?

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分别讨论这两次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起因:都受到了西欧的影响。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沙皇的专制统治,实现了富国强兵。

结果:都有利于俄国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不同点:彼得一世的改革实际上是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度;而1861年改革则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废除农奴制度。

小结:略


精选图文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24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之一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