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网

www.xinjiaoan.com

教案查询:
托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节日教案
季节教案
小一教案
小二教案
小三教案
小四教案
小五教案
小六教案
初一教案
初二教案
初三教案
高一教案
高二教案
高三教案
班会教案
更多
课本查询: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查询: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查询: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百科查询: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新教案网 收藏 点赞 分享
八年级语文上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八年级语文上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以本文为例,了解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二)学习以逻辑顺序安排事理说明文的结构,并从多角度说明事理的方法。

  (三)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不少同学都熟悉一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歌曲(板书课题)。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曾经影响过一代人。歌曲中花儿红的原因是用青春的血液浇灌的结果,形象感人。可自然界中的花儿为什么会呈现万紫千红的颜色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介绍这类知识的说明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把这种复杂的事理说清楚的。

  (二)整体感知

  1.字词教学

  萎谢(wěixiè):(花草)干枯凋谢。

  柔嫩(róunèn):软而嫩。

  灼伤(zhuósh1ng):烧伤、烫伤。

  2.快速阅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结构。

  (学生阅读后小结)

  第一部分:(第1段),赞叹红花的鲜艳美丽,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

  第二部分:(第2—10段),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

  第三部分:(第11段),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作概括。

  3.第二部分“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自然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在这一部分中从哪些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的?

  (学生讨论,归纳)

  (1)物质基础(第2—4段)

  (2)物理学原理(第5段)

  (3)生理需要(第6段)

  (4)进化观点(第7段)

  (5)自然选择(第8—9段)

  (6)人工选择(第10段)

  4.作者从这六个方面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了科学说明,我们追寻作者的思路,这六个方面的先后安排有没有他的用意?

  (学生讨论,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

  小结:这六个方面是按由内到外、由主到次,由花儿的自身条件到外部因素的顺序排列的。因此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2—7段),说明花朵呈现红色是由内部的种种条件和因素决定的,而首要因素是“物质基础”。

  第二层(第8—10段),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外在原因。

  5.(讨论事理说明文的顺序问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是说明一个事理,花红是表象,内在原因是本质,比较抽象,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顺序,就无法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印象。因此,作者遵照顾及事物本身及其内在的联系这一原则,将决定性因素摆在第一位,其语言标志是什么?(首先、还需要、还有)而总体方面,花红的原因也是先自身因素后外部因素。这种按事物内在规律的主次安排行文先后次序是事理说明文常用的顺序,我们称之为逻辑顺序。我们要将一个事理说明清楚,除了要明了事理本身的内容外,还需要将事理内在的逻辑关系理清楚,以一个合理的顺序来说明。

  6.(体会本文语言标志的特点)

  综观全文,为了让读者始终明确说明对象,作者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设问领起,先巧妙设疑,引出说明中心,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回答,再进一步阐释说明,从修辞上讲这种方法叫间隔反复,既脉络分明,中心突出,又整齐匀称,浑然一体,读起来使人感到节奏明快,情趣盎然,使事理说明文的科学性与文学性得以和谐统一。

  (三)小结

  通过整体感知这篇课文,我们对事理说明文的特点有哪些认识?

  (1)事理说明文内容是阐明一个事理,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这要求我们对事物内部规律有清晰的理解,这就必须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这样才能探索和揭示自然的奥秘。

  (2)要将事理说明清楚,就需要理清事理内在的逻辑关系,安排合理的说明顺序。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一。

  (2)仔细研读课文内容,结合其他学科所学的有关知识,尝试做一些小试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第2—10段)说明原因

  (1)物质基础(第2—4段)

  (2)物理学原理(第5段)

  (3)生理需要(第6段)

  (4)进化观点(第7段)

  (5)自然选择(第8—9段)

  (6)人工选择(第10段)主次内外逻辑顺序

  第三部分:(第11段)概括原因

  第二课时

  教案《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来自网!

  (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一课所讲内容)

  1.阅读事理性说明文必须要注意这类文章的什么特点?

  (1)事理说明文内容是阐明一个事理,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

  (2)事理内在的逻辑关系清楚合理,说明顺序明晰。

  2.怎样阅读事理说明文呢?

  (1)根据文章内容,抓住事物本质特征。

  (2)追寻作者思路,把握文章说明顺序。

  (二)具体感知

  1.仅仅做到以上两点,只能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对具体内容的理解,还需要深入文章内部进行细致的阅读,对其语言表述进行仔细的辨析,真正理解作者阐释的内容。

  2.花儿呈现红色的主要原因是它的物质基础,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部分的知识,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把一朵红色的牵牛花泡在肥皂水里,观察其颜色变化——颜色会由红变蓝。再将变蓝的花泡在醋里,观察其颜色变化——颜色由蓝变红。

  3.通过实验,我们看到了花儿颜色奇妙的变化,导致其变化的原因:(请学生结合课文说明)花的物质基础是花青素,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细胞液是中性时,花青素呈紫色。

  作者用准确清晰的语言,分说花青素在不同的细胞液中酸碱反应。

  4.请学生研读3、4两段,看一看这两段是怎样为说明花的物质基础服务的?

  (学生阅读讨论,发表看法;教师引导综合。)

  第3段以黄色、橙色的花只含胡萝卜素为例,说明它们不呈红色是由于没有红花的物质基础——花青素;第4段以白花为例,说明它们的色彩同花青素的关系。先用一句话说明白花呈白色是由于“细胞液里不含色素”,即不含花青素、胡萝卜素等色素,这是常例。接着列举变例,说明菊花、添色芙蓉花等花由白变红是因为后来有了物质基础——花青素。

  第3、4两段从侧面间接说明花朵呈红色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花青素,这是对第2段说明的补充。

  5.朗读第2—4段,体会作者说明思路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6.花青素是花儿呈现红色的物质基础,是根本原因,是内因,那么5、6两段与这一部分有没有什么关系?请学生研读。

  (学生阅读讨论,发表看法;教师引导综合。)

  第5段用物理学的“反射”作用来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原因,第6段承接第5段所说的反射作用,从红光生理上的需要来说明。花朵反射光波的特征,花朵颜色和热效应的关系,无不与花朵的物质基础——花青素或其他色素有关,可见这两段的说明都是以前一部分为基础,是对第2段的'进一步说明。而第6段又是对第5段的深化。

  从语言标志来看,作者依次使用“首先”、“还需要”、“还有”等词语领起,由此体现出这三个方面的紧密联系和主次关系。说明的顺序极有条理,层次清楚。

  7.第2—6段从花朵内因的角度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原因,第7—10段则从进化观点、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等外因角度来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请学生结合“思考与练习”二阅读这一层。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说明顺序,分析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特点。

  (学生阅读、完成练习、教师评点。)

  8.花是进化过来的,花的进化离不开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而人工选择在加速花色变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大自然的功劳是伟大的,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力更是巨大的,因此作者最后以一个递进复句,用“杰作”形象地肯定了大自然的功劳,用一个“更”字突出人类的伟大。

  (三)总结课文

  1.概括文章内容

  2.归纳结构特点

  本文运用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物的方法,把比较抽象的事例说明得具体而明晰。从全文看,作者紧扣标题,按“设疑——解释(分说)——小结(总说)”的方式巧妙地安排材料。说明的先后次序安排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顺序合理清楚。

  3.小结说明方法

  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在说明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学生归纳,分析其具体作用)

  举例子——选例精当,具有趣味性、知识性,通俗而确切地说明了事理。

  作比较——使最具影响力的内容更为明显,特征突出。

  还有分类别、列数字、作诠释等。

  4.体味语言特色

  本文语言准确、严密。(从修饰语、限制语角度体会)

  从标题看,文章既有科学性又有科学小品的文学性。

  (四)小结学法

  1.把握事理说明文的主要内容,注意事物内部的本质特征。

  2.追寻作者的写作思路,整体感知全文结构安排。

  3.具体感知说明语言,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理解文段表述效果。

  (五)布置作业

  1.课外找一篇事理说明文进行分析,向同学推荐。

  2.选择一个科学观察课题,写一篇科学小品。

  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事理说明文)

  内容具体多角度说明

  顺序清楚逻辑顺序

  (内因——外因主——次)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八年级语文上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