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网

www.xinjiaoan.com

教案查询:
托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节日教案
季节教案
小一教案
小二教案
小三教案
小四教案
小五教案
小六教案
初一教案
初二教案
初三教案
高一教案
高二教案
高三教案
班会教案
更多
课本查询: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查询: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查询: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百科查询: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信条》教学教案

新教案网 收藏 点赞 分享
《信条》教学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信条》教学教案

  美国当代作家罗伯特·富尔格姆的 《信条》,是一篇文字简朴敦厚,内容显而不浅的短文。全面而周详地讲述了人类生活乃至 社会管理的信条准则。以下就是小编精心推荐《信条》教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注意学 习课文语言,摘抄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2.要在阅读过程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 同提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信条,指导自己的人生方向。

  教学重难点

  领会文章主旨,品味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老人:“您是在哪里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的?”那位老人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老人继续说:“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方分一半给小伙伴;永远不要打人;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伤害了别人要道歉;吃饭前要洗手;要知害羞、有廉耻之心;午饭后要休息一会儿;唱唱歌、跳跳舞;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要相互团结、彼此扶助;要始终保持一颗惊喜、好奇的心……”我想那位诺贝尔获奖者,并不是哗众取宠,他只是想告诉我们要返朴归真。美国当代作家富尔格姆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现在请大家朗读这篇课文,读一读富尔格姆的《信条》。

  二、学习、分析:

  1、罗伯特.富尔格姆,美国当代作家、哲学家。在他的经历中,他当过干活的牛仔、民歌手、IBM公司推销员、专业画家、教区牧师、酒吧调酒师、绘画教师和父亲。他和他的妻子住在 西雅图的一座船屋里。主要著作《我一躺倒,身下就起火》。

  2、关于《信条》

  文章开宗明义:“我真正需要知道的一切,即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为人,我都在幼儿园就学过。”接着,文章列出了十七条。作者认为“你需要知道的任何东西都在上边那些条条里”。这些条条是人们过正常合理生活所需要遵守的那些最基本的原则,包括个人的健康习惯,正确处理与他人关系,对生 活保持热情和兴趣,承认死亡以及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等。作者进一步阐释,十七条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应用到成年,实践于家庭、社会,生活、工作之中,甚至可以用到政府行为中。最后 ,作者强调十七条中的一条:“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 还是手拉手,紧挨一起。”这是强调人与人之间要团结,要互相关爱,要有集体精神。

  3.【提问】作者列出这些最基本的信条有什么意义?

  【明确】人们常说,真理是朴素的。又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用最简明的语言表达最复杂的道理。对于应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事和怎样做人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使一般人难以把握、望而生畏。作者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正如文章中所说,这些信条“贴近真实,清晰明了并且坚实可靠”,便于大家信心十足地去实践,并获得成功。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说过,他之所以能得奖,原因就在于他实践了幼儿园中学到的那些基本的信条。

  4.《信条》一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明确】《信条》看似浅显或绝对,实际上并非如此。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他之所以能获奖,主要原因就是他牢记并实践了在幼儿园就学过的那些信条。本文篇幅短小,所阐述的主题集中,见解新颖而不难理解。这篇课文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作者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而且讲得机智、幽默、充满温情,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并高高兴兴地去实践。

  5、《信条》结构图如下

  我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

  信条 这些东西放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行

  再提一个忠告

  三、学生领悟:

  1.请同学们阅读文中所罗列的琐事,看看其中蕴含了哪些人生准则。(学生自由发言)

  重点分析:要承认奇迹。别忘了聚苯乙烯培养皿里的那粒小不点的种子:它的根往下生,茎叶往上长,没有人真正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或是为什么,而我们大家也都差不多是这么回事。

  明确:小不点的种子的表现为“生”和“长”,生长的东西自然就是指一条生命,那么我们要承认的奇迹就是指要承认生命,而把生命看作是奇迹,这里自然包含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而“我们大家也差不多是这么回事”就是说“我们大家”甚至可能也包括更高级的生命也不过和“小不点的种子”是一回事,所以我们要尊重生命,特别是对那些比我们更弱小的生命。不要漠视,就像前一段时间我们临河就发生了一件“灭门事件”,那就绝对是一种对生命的漠视。

  信条:仁爱 公平 文明 责任 诚信 良好的生活习惯 懂得生活情趣 团结友爱 敬畏生命 承任死亡 善于观察生活等。

  2.《佛罗里达联合时报》中评价这篇文章说:“好或者糟,安逸或者艰难,生活的复杂和简单,奇特和凡俗,都被罗伯特的朴实而有灵气的散文澄清了。”这句话告诉我们这些生活琐事是会影响我们整个人生的,你能从文中的哪些句子读出来呢?

  明确:“你需要知道的任何东西都在上边那些条条里。

  “拿上边的任何一条,推衍到老练、通达的成年期中,实践于你的家庭生活,或者你的工作,或者你的社区,或者你的生活圈子,都行。”

  3. 在《纽约每日新闻》中评价这篇文章说:“这是本多么有趣的书啊,它不仅适用于个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而且也适用于各个国家。” 从这句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琐事不仅和个人的整个生命有关联,更可以使之应用于一个国家,一个政体,甚至于是整个世界,你能从文中的哪些句子读出来呢?

  明确:想想这样一个世界,它将许愿给我们大家——整个世界——每天下午三点钟都有小甜饼和牛奶,然后盖上我们的毯子睡一觉;或者,要是所有的政府都奉行这么个基本政策,交还它们捡到的东西和收拾好它们自己的一摊子。

  “想想” “将” “要是” 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

  明确:表现了作者希望会有这样的一个世界,而事实上,这样的一个世界仍未出现。(如美国的强权)

  那么,作者希望的这个世界中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明确:仁爱 人性 诚信 责任 尊重生命

  点评作者:富尔格姆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博爱思想的伟大的人,而在我国的古代文人中也不乏这样的人士,如“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

  作者格外强调了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应该具备什么?

  明确:团结 互助

  4.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任何文学作品都会有所针对,你认为富尔格姆的这篇文章,针对了当前社会的哪些现象或问题?(小组讨论)

  明确:(当前社会中一些不正常、不合理现象皆可)

  小结:在《巴尔狄摩太阳报》中评价富尔格姆的这篇文章说:“一剂对付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年代里折磨着我们的那些恐惧的良药。” 富尔格姆的这篇短文即包含了一个人一生所必须奉行的准则,又包含了如何构建一个公平、和谐、温暖的社会的博爱思想和人权意识。这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思想如果可能被更多的人读懂将会改变全人类、全世界,乃至从人类社会到自然界的生存现状。

  四、课堂练习: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石缝间的生命(节选) 林 希

  ①石缝间那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便杷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里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湿润,而惟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

  ③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

  ④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只有三两片长长的细瘦的薄叶,那细微的叶脉,告知你生存该是多么艰难;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出根须,只为了少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去寻找那不易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

  ⑤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不似田野上的同宗长得那样茁壮,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却光泽。它们已经不能再去为人们作佐餐的鲜嫩的野菜,却默默地为攀登山路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适者就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⑥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里,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雄伟苍劲,巍峨挺拔。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峰巅,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无声地向你诉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难的拼搏。

  ⑦如果一切的生命都不屑于去石缝间寻求立足的天地,那么,世界上就会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地方成为永远的死寂。

  ⑧愿一切生命不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是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⑨石缝间顽强的生命,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更是美学的,它向你揭示出笑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⑩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1.“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地不可扼制。”对这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生命的尊贵、辉煌壮丽。在于野草青青、绿遍山山岭岭,使大自然充满生机,显得辉煌壮丽。

  B.在于环境无论怎样艰难,都顽强不屈地生长。

  C.是相对于无生命的岩石而言。生命是有机体。岩石扼制不了生命,生命却征服了岩石。

  D.在于落在石缝间也能生长,倘在肥沃的大地上,就更加旺盛繁茂,辉煌壮丽。

  2.“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生命就是拼搏”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3.松柏的形象包含着什么样的情和理?

  4.“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5.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求最艰苦的环境,“寻求最艰苦的环境”应如何理解?

  6.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向你揭示出怎样一个美的、壮丽的心灵世界?

  7.从野草到山花到松柏的结构安排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1.B

  2.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对适者强者而言,生命就是拼搏,而弱者因为不知拼搏就会被淘汰。

  3.山石间的松柏是毅力和意志最完美的象征,是一切生命的榜样。在任何困厄的境遇中,只要顽强不屈地拼搏,足可以创造出神奇辉煌的业绩的,作者刻画松柏的形象抒发了崇敬、赞叹之情。

  4.如果命运把你安排在非常艰苦的环境里,也不必悲观消沉,而要乐观顽强,奋力拼搏。

  5.最艰苦的环境最能锤炼人,它能使自己的智慧能力得到提高,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6.无论环境怎样困厄也无所畏惧。要永远蓬勃向上,面对人生。

  7.层层深入地把石缝间生命的奇迹一步步推向新的境界,深化了主题。

  五、作业:

  教师出示小短文《面对逆境》,请学生感悟生活哲理。然后仿写一篇短文。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信条》教学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