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实际动作中体验“1秒”的长短。)
    3. 1秒的价值。
    师:短短的1秒钟,滴答一下就过去了,我们实在做不了什么事情。但是现在科技发达,很多现代化的工具1秒能做很多事情,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也能在1秒的时间里走很多路程,谁知道一些这样的知识?
    生:(没有人说话,面面相觑)
    师:(出示课件)
    飞机               每秒约行250米
    火车               每秒约行55米
    小汽车             每秒约行20米
    喷气式飞机         每秒约行500米
    卫星               每秒约行7900米
    有的电脑           一秒可以计算约3万亿次
    ……
    生:(惊叹)
    (增加知识积累。这些孩子年龄较小,家庭状况也并不太好,课外书很少,我预料到不太可能有学生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所以事先准备了大量资料,让学生通过课件自由选择获得和关注的内容,开阔他们的眼界。)
    师:怎么样?时间很珍贵,连1秒钟都不能小看,对吗?谁记得2004年8月27日的雅典奥运会上,刘翔获得男子110米栏世界冠军的成绩是多少?
的速度,并且为他们看时间,让他们了解10秒钟自己的脉搏大概跳动了多少下。)
    师:同学们反应真快,拿出你的钟表来考考你的同桌好不好?
    (学生活动)
    (让所有的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会拨、会认、会出题,充分认识几秒。学生在这时候争先恐后,十分高兴。手中的学具钟表可以拨时间,闹表可以计算时间,学生玩得不亦乐乎。)
    5. 教学1分=60秒。
    师:有没有被同桌考倒了的同学?
    生:没有。
    师:同学们真棒!这样的题目太简单了是吧?
    生:是。
    师:又轮到老师出题了,老师出道难些的题,同学们怕不怕?
    生:不怕!
    师:我们知道1时=60分,因为分针主转动一圈的同时时针转动一个小格,所以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秒是一个比分小的单位,它和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用你手中的学具钟表转一转,或者观察一下你手中的小闹表,然后把结果跟小组成员汇报讨论一下,看看是不是一致的。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1分=(    )秒)
    师:谁把你们的观察结果向大家报告一下?
    生:秒针转一圈,分针走一个小格。
    生:它们之间的进率是60。
    生:秒针走一圈是60个小格,是60秒,分针走一个小格,是1分钟,所以分等于60秒。
    生:……
    师:大家观察到的都是这样吗?
    生:是。
    师:老师也观察一下。同学们跟我一起看好不好?
    (放映:课件,钟表的秒针转动一周,分针移动一个小格)
    师:真的是这样啊,秒针转动一圈经过60个小格,也就是60秒,分针经过一个小格,也就是1分,那么……
    (板书:60)
    生:(齐读)1分=60秒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连这么难的问题也能研究出来,真棒!既然1分等于60秒,那平常我们说的半分钟就是多少秒?
    生:30秒。
    (1分=60秒是本课的难点。但由于有1时=60分的知识基础,所以学生在学习时不会感到非常困难。在教学设计中考虑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交流而得出结论,老师给予适当指导。要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看看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是不是正确的结论,这样结论的得出水到渠成。小组汇报时候注意培养学生活动意识和交流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能力和习惯,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当把学习方法的指导放在重要位置上。)
    6. 体验1分的长短。
    师:刚才我们同学说拍一下手就是1秒,半分钟需要拍多少下手?
    生:30下。
    师:1分钟呢?
    生:60下。
    师:好,咱们来做个拍手游戏。男同学拿笔,在练习本上写数字,从1开始写起,看女同学拍完1分钟后,你们写到了数字几。
    (学生活动:男生写数字,女生拍手。教师带领拍手,掌握好节奏。然后交换。)
    师:(统计结果:最快的可以写到72,最慢的写到31。)一分钟的时间,我们写字的话可以写这么多,那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想一想,然后,看看谁一分钟时间做的事情最多、最好、最别出心裁。
培养了创新意识。)
    7. 小结
    师:同学们这一分钟做的事情可真是不少。那么,我们这一节课有多少个1分钟呢?
    生:40个。
    师:这40个1分钟里你有什么收获?
    生:……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说明同学们也会充分利用时间,你们真棒!不过,老师还想让同学们思考一些问题,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大多数钟面上都有秒针,我们这节课学习了看秒针认识时间和看秒针知道经过几秒,那么除了有秒针的钟表之外,还有其他的计时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几秒的时间吗?老师这里有一个电子辞典,这个位置有两个小小的数字,它们就表示秒,你们还能搜集到其他的计时工具吗?如果搜集到了,下节课把它带到课堂上来,让大家认识一下。
    (计算秒的工具还有秒表,但不常见,家长的手机上一般有这个设置,学生可以通过询问和自己操作找到,不过带到课堂上的可能性不大。带有“秒”计时的电子表也不太常见,所以需要搜集,下节课展示给了他们充分准备的时间。)
    (三)作业
    1. 课后练习十四第1题,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学生在课上做,集体订正。
    2. 课后练习十四第6题。学生回家自己看钟表统计时间,然后完成。
    (四)总结全课
    (重新回到主题图,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图)
    师:同学们,时间是由一秒、一分、一时、一天、一年组成的,每倾听一次新年的钟声,我们就长大了一岁,到现在我们已经倾听过九次新年的钟声,对吗?时间在不停流逝,一去永不会重新回来,在过去的时间里,你们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了吗?愿我们能够做时间的主人,不浪费每一分每一秒。古人说过: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
    生:老大徒伤悲!
    师:让我们再一次倾听新年的钟声,倾听时间远去的脚步声……
    (放映课件:全体倒计时,新年的钟声敲响)
    钟声回响中下课。
    (最后总结重新回到主题图,情境设置具有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