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网

www.xinjiaoan.com

教案查询:
托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节日教案
季节教案
小一教案
小二教案
小三教案
小四教案
小五教案
小六教案
初一教案
初二教案
初三教案
高一教案
高二教案
高三教案
班会教案
更多
课本查询: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查询: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查询: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百科查询: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材教法

新教案网 收藏 点赞 分享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材教法

微信扫码分享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材教法

第六课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材教法
本课地位

1917年3月的“二月革命”是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和组织的,它推翻了沙星专制制度,其革命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即苏维埃俄国,指1917年十月革命后到1922年苏联成立之前的俄国;苏联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从1922年12月成立,到1991年解体。苏联的建立是社会主义的胜利,但苏联的建设中的一些弊端有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借鉴的前撤。

教学重点:

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的成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说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它的经验和教训有时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宝贵财富,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教学难点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的原因。为什么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时俄国十月革命前国内外复杂的因素决定的,初中学生基于知识和认知能力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于为什么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一点要从整个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去分析,而初中学生对人类历史的整体认识存在困难,所以也是一个难点。

重点突破方案

通过提问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结合视频播放《四月提纲》、俄国二月革命、彼得格勒起义和图片达到突破重点知识。

难点突破方案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原因,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利用教材49页中的小字进行通俗解释即可。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这个难点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突破

提问: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变成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你是怎样理解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的?通过将十月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学生阅读,找出依据答出。)

关于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性质的区别

1917年3月的“二月革命”是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和组织的,它推翻了沙星专制制度,其革命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与以往一切革命的区别在于从根本上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消灭剥削阶级。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发生在俄国的原因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尽管垄断组织在国家经济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中相对落后的,日俄战争的失败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究其原因在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残存着大量封建残余,制约了俄国的发展。俄国社会中保留的封建残余表现为:经济上封建农奴制的残余势力很强;政治上沙皇实行专制统治。这两种历史局限性在一战中给俄国造成了十分被动的局面,国内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加深。以上俄国的特殊国情使起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革命在俄国的发生在所难免。从当时革命的任务和对象来看,俄国革命应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但是,从国内阶级力量的对比来看,俄同无产阶级的力量是强大的,无产阶级在组织性上是成熟的。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有能力领导一场社会主义茧命。况且,农村半无产的广大贫苦农民与沙皇政府的矛盾也非常尖锐,他们在革命过程中可以成为俄国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在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成功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战争引起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作为协约国集团中最重要的一支力量,国内经济无力承受巨大的战争压力,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发生动摇。1917年,俄国工人阶级与社会民主党人发动了“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专制统治,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面对反动的、战争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了用武装斗争完成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克伦斯基临时政府,建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革命制止战争”。十月革命后,苏俄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农利益的法令,还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从1918年至1920年,苏俄政府通过三年国内战争、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打退了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十月革命对世界最大的影响是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苏德签署《布列斯特和约》始末

《布列斯特和约》即《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约》,是苏维埃俄国(以下简称苏俄)同德国及其同盟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1918年3月3日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今白俄罗斯共和国布列斯特)签订的条约。它是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为保存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而被迫采取的暂时妥协性行动,使苏俄尽早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建立红军赢得了喘息时间,为后来消灭抵抗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武装和击退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沙皇俄国是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一方协约国的成员,但是,1917年11月7日发生了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次日,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这个苏维埃国家第一个对外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强烈谴责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建议一切交战国人民和政府立即举行停战谈判,签订正义民主的和约,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普遍和平。但是,这一建议遭到协约国列强的拒绝。当时前线的旧俄军队溃逃,国内经济困难,尚未组织起工农红军,最迫切的任务是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赢得和平的环境。12月3日,苏俄迫不得以决定单独同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在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举行谈判,并于12月15日签订了为期28天的停战协定。

22日和平谈判开始。苏俄根据《和平法令》建议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25日,德方表示赞同,但提出要以协约国同意参加为条件。谈判休会10天后,德方于1918年1月9日借口协约国拒绝参加,表示不接受苏俄的谈判原则,谈判被迫中断。1918年1月18日,德国又提出要苏俄割让大片土地的苛刻要求。在敌强我弱、国内百废待举、民众厌战的情况下,列宁毅然同意签约,而布哈林等坚决反对签约,主张进行“圣战”。苏俄首席谈判代表、外交人民委员(即外交部长)托洛茨基主张不战不和。30日,谈判恢复举行。列宁与托洛茨基谈好要尽量拖延谈判,等德方发出最后通牒后,再签订和约。2月9日,德方以强硬态度提出苛刻条件,10日,托洛茨基违抗列宁的指示,拒不在割地条约上签字,并宣布苏俄停止战争,拒绝签订和约,随即离开了布列斯特。德国借机大肆破坏和谈,派兵向苏俄发起全面进攻,逼近彼得堡。在苏维埃国家处于危急关头之际,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一方面动员红军阳全国一切力量进行抗战,另一方面在党的最高领导层中就同德国签约问题进行紧张艰苦的说服工作,终于,党中央以绝大多数通过了接受德国不平等条件并迅速签约的决议。19日,列宁电告柏林同意签约。23日,苏俄政府收到德国的限时48小时答复,条件更加苛刻的最后通牒。以列宁为首的苏俄政府为使刚刚建立的苏维埃国家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保卫国家的安全与独立,派契切林取代托洛茨基前往布列斯特,于3月3日签署了条约。

根据这一条约和此后签订的补充协定,苏俄与同盟国之间停战,苏俄赔款60亿马克(这在当时是很大的一笔赔款),割地总共达100万平方公里之多。

1918年11月3日德国爆发了革命,推翻了德皇威廉二世君主政权,11月11日协约国同德国签订了停战协定。次日,苏俄宣布废除它同德国及

其同盟国当年3月3日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


精选图文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材教法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