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网

www.xinjiaoan.com

教案查询:
托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节日教案
季节教案
小一教案
小二教案
小三教案
小四教案
小五教案
小六教案
初一教案
初二教案
初三教案
高一教案
高二教案
高三教案
班会教案
更多
课本查询: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查询: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查询: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百科查询: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的教案

新教案网 收藏 点赞 分享
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的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

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的教案

  苏教版语文第二册有《鲜花和星星》一课:“我最喜欢夏天里满地的鲜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到了晚上,花儿睡了,我数着满天的星星:这里一颗,那里一颗,真比地上的花儿还多。”当教学完全文后,我设计了一个“启发想象,指导说话,作个小诗人”的教学环节。因为“说话”是我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在语文教学中,说话训练尤为重要。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说和写并不是同步的,为了缩短说和写之间的差距,所以创设一个让学生当小诗人来作诗的情境,实际上就是开发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这样进行训练学生的潜能较为充分地发挥出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了语言的积累,又实现了语文学习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课堂也因此而美丽起来。在此,与各位交流。

  【课堂教学片断实录】:

  师:这首诗歌多美呀!小朋友们想不想向小女孩这样也写出这么好的诗?

  生:想!(异口同声,非常兴奋)

  师:好吧!让老师来帮帮大家。

  师:(点击课件,出示第一幅图)这是什么?

  生1:这是羊。

  生2:是羊群。

  生3:许许多多的羊。

  师:(点击课件,出示第二幅图),这个呢?

  生1:一大片白云,下面是草原。

  生2:是大草原。

  生3:上面还有羊群。

  师:对!这是草原上满地的羊儿。(教师将学生的话进行归纳为学生后面的作诗埋下伏笔)

  师:再看这儿(点击课件,出示第三幅图)

  生1:哇!好美的菊花。

  生2:许多菊花。

  师:(微笑地点头,继续点击课件,出示第四幅图)

  生3:这是秋天满地的菊花。

  师:小朋友们说得好极了,下面我们来作诗,看能不能成为今天的小诗人。(点击课件,出示:练一练)

  我最喜欢

  秋天满地的菊花:

  这里(),

  那里(),

  真比()还多。

  学生自由思考,不一会儿陆续举起了小手。

  生1:我最喜欢秋天满地的菊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地上的牛羊还多。

  生2:我最喜欢秋天满地的菊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草原上的.牛羊还多。

  生3:我最喜欢秋天满地的菊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森林里的树木还多。

  学生相互评议,认为他们说得好,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意评选他们为“小诗人”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不错,这么快就学会了像课文那样作诗。但这还不能算得上是“小诗人”。(刚才学生还沾沾自喜,听到老师这样说,不由得露出惊讶的表情,问“为什么”,老师顺势提出高一层次的目标,如下)

  师:(点击课件,出示:聪明题)

  我最喜欢

  ():

  这里(),

  那里(),

  真比()。

  屏幕刚一显示,学生纷纷高高举起了小手。

  生1:我最喜欢天空中飞翔的小鸟,这里一只,那里一只,真比水里的鱼儿还多。

  师:真不错,你真注意观察,如果把“水里”改成“河里”是不是更好呢?

  生1:还可以换成“大海”!

  师:对!

  生2:我最喜欢森林里绿绿的小树,这里一棵,那里一棵,真比天空中的白云还多。

  生(略)

  生生交流,学生自选小伙伴,把自己作的诗读出来与他们分享,互相评一评。教师巡回聆听指导。

  师:小朋友们真不简单,能作诗了,那么课后,大家还可以把自己作的诗跟同学、老师、爸爸妈妈交流一下,或把它写下来,下节课我们开个赛诗会,怎么样?

  生齐说:好!

  【评析】

  今天,学生的表现的确给了我一个惊喜,更令我惊叹的是:他们这些小不点儿竟有如此出众的创作才能。看来,小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教师是学生学习责无旁贷的引导者,只要我们教师善于启发,善于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他们的才华就会喷涌而出,我们的课堂会因此而美丽。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发展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提出了顺应时代需要的新能力。特别提出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我们绝不能把教材看作是教学内容的全部,教师要善于活用教材,要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教师只有在处理教材时进行一次再创造,才能成功的活用教材。训练学生运用教材句式自由表达的能力。用教材作为培养学生的工具,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创新。通过开放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拓展教材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成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要经历许许多多的波折甚至失败。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经常反思一下,有助于我们探寻到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有助于提升我们把握课堂的本领。教师经常用新课程理念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一定能使自己在成长中少走一些弯路,更快更健康地成长起来。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关于小学语文二年级的教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