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 
1.师:我们知道了王维是唐代一位大诗人,他写过一首有名的诗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文用人们最熟悉的一句作为课题。 
2.生读课题。师:课文是紧紧围绕哪个词来写的?(思亲) 
3.过渡:诗人为什么会思念亲人?又是怎样思念亲人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读中解疑 
(一)讲读第一、二自然段 
1.师:诗人为什么会思念家乡的亲人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从中找出四个原因。 
2.学生讨论交流:(投影逐条出示) 
(1)15岁那年,他就离开了家乡,来到京城长安。 
(2)时光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经两年了。 
(3)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 
(4)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3.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4.师:王维15岁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离家已有两年了,恰逢重阳节到了,家家户户欢度节日,可王维独自一人,感到孤单、寂寞,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请同学们齐读第一、二自然段,把这种感情读出来。 
(二)读第三、四自然段 
过渡:王维主要思念了哪些亲人?又想起了哪些事?请听录音朗读。 
1.讨论交流。 
2.教师讲述茱萸:一种有浓烈香味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登高时,将茱萸插在头上,据说可以消灾避邪。 
3.师:其实王维还想了很多很多,但书上没有全部写出来,而是用了一个标点符号——省略号来表示的。(投影出示带有省略号的两句句子) 
4.读句子,小组讨论:王维还会想些什么?兄弟们还会说些什么?各小组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句来说说。 
5.师:诗人王维既想到了过去,又想到了现在;既想到了自己对兄弟们的思念,也想到了兄弟们对自己的思念,王维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书上哪句话来表达呢?请读第四自然段。 
6.读第四自然段,找出“王维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指导感情朗读。 
7.师:于是他提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教师范读引出全诗。 
8.配上插图,指导看图,朗读古诗。 
9.结合前面的课文内容请同学说说全诗的意思。先同桌练说,再交流。 
10.感情朗读第三、四自然段,读到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可以站起来读。 
三、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写了唐代大诗人王维年轻时客居京城长安,在重阳节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课后搜集王维的其他古诗,准备下节课参加“古诗朗诵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