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网

www.xinjiaoan.com

教案查询:
托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节日教案
季节教案
小一教案
小二教案
小三教案
小四教案
小五教案
小六教案
初一教案
初二教案
初三教案
高一教案
高二教案
高三教案
班会教案
更多
课本查询: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查询: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查询: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百科查询: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遗传的物质基础二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新教案网 收藏 点赞 分享
遗传的物质基础二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微信扫码分享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2)理解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和意义。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自学中去领悟知识,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培养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通过观察DNA结构模型及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来提高观察能力、分析和理解能力。
(3)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通过探索求知、制作模型、讨论交流激发独立思考、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DNA的结构和复制的学习,探索生物界丰富多彩的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

(1)DNA分子的结构。

(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重要性。

(3)DNA分子的多样性。

(4)DNA复制的过程及特点。

2.教学难点

(1)DNA分子的立体结构特点。

(2)DNA分子的复制过程。

3.教学疑点

DNA分子中只能是A—T、C-G配对吗?能不能A—C、G—T配对?为什么?

4.解决办法

(1)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独特功能,把DNA的化学组成、立体结构和DNA的复制过程等重、难点知识编制成多媒体课件。将这些较难理解的重、难点知识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转化为易于吸收的知识。

(2)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3)通过讨论交流、通过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思维能力,通过配合适当的练习,将知识化难为易。

(4)通过单环化合物、双环化合物所占空间及碱基对之间氢键数的稳定性,来说明只能是A—T、C—G配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言:

我们经过学习,已经知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能使亲代的性状在子代表现出来。那么,DNA为什么能起遗传作用呢?我们来学习DNA的结构。

(二)教学过程

1.DNA的结构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著名的DNA双螺旋模型,为合理地解释遗传物质的各种功能奠定了基础。为了理解DNA的结构,先来学习DNA的化学组成。

(1)DNA的化学组成

学生阅读教材第7-8页,看懂图6-4及银幕上出现的结构平面图,基本单位图。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①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每个基本单位由哪三部分组成?

②组成DNA的碱基有哪几种?脱氧核苷酸呢?DNA的每一条链是如何组成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

①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它由一个脱氧苷糖、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组成。

②组成DNA的碱基有四种: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有四种脱氧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NA的每一条链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多脱氧核苷酸链。

(2)DNA分子的立体结构

出示DNA模型,学生阅书第8页,指着模型进解说过归纳,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①两条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简要解释“反向”,一条链是55-35,另一条链是35-55,不宜过深)。

②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③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教师对“氢键”要进行必要的解释)连接成碱基对,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T、G—C(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可见,DNA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确定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也就确定了(可在黑板上练习一道题以巩固互补配对原则)。

教师设问,学生思考后,由教师回答:

设问一:碱基配对时,为什么嘌呤碱不与嘌呤碱或嘧啶碱不与嘧啶碱配对呢?

这是由于嘌呤碱是双环化合物(画出双环),占有空间大;嘧啶碱是单环化合物(画出单环),占有空间小。而DNA分子的两条链的距离是固定的,只有双环化合物和单环化合物配对才合适。

设问二:为什么只能是A—T、G—C,不能是A—C,G—T呢?

这是由于A与T通过两个氢键相连,G与C通过三个氢键相连,这样使DNA的结构更加稳定,所以,A与T或G与C的摩尔数比例均为1:1。

学生训练:某生物细胞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的分子数占18%,那么鸟嘌呤的分子数占( )

A.9%B.18%C.32%D.36%

答案:C

(为巩固DNA立体结构的有关知识,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此时应让学生做《实验十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实验的材料及一些基本步骤可在上课前准备好,教师示范,控制好上课的时间)。

(3)DNA的特性

师生共同活动,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①稳定性:DNA分子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Pi交替排列的顺序和两条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稳定不变的,从而导致DAN分子的稳定性。

②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相互配对的方式虽然不变,而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如一个最短的DNA分子大约有4000个碱基对,这些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 500)this.style.width=500;" > 种。实际上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数目是成千上万的,其排列种类几乎是无限的,这就构成DNA分子的多样性。

③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构成了DNA分子自身严格的特异性。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DNA的化学组成,DNA的立体结构和DNA的特性。组成DNA的碱基共有A、T、G、C四种,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也有4种。每个DNA分子由二条多脱氧核苷酸长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上的碱基按照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G—C,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DNA分子具有稳定性、多样性和特异性。多样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4种脱氧核苷酸排列的特定顺序,包括特定的遗传信息。每个DNA分子能够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三)课堂练习

1.课本10- 11页三、四题。

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A≠G时,双链DN A分子中,下列四个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500)this.style.width=500;" > B. 500)this.style.width=500;" >

C. 500)this.style.width=500;" > D. 500)this.style.width=500;" >

答案:选B

3.分析一个DNA分子时,其一条链上 500)this.style.width=500;" > 那么它的另一条链和整个DNA分子中的比例分别是( )

A.0.4和0.6B.2.5和0.4

C.0.6和1.0D.2.5和1.0

答案:D

[1][2]下一页

遗传的物质基础二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这一教

精选图文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遗传的物质基础二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