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网

www.xinjiaoan.com

教案查询:
托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节日教案
季节教案
小一教案
小二教案
小三教案
小四教案
小五教案
小六教案
初一教案
初二教案
初三教案
高一教案
高二教案
高三教案
班会教案
更多
课本查询: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查询: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查询: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百科查询: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教案(二)

新教案网 收藏 点赞 分享
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教案(二)

微信扫码分享

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教学设计示例(二)

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教学设计示例(二)
北京市第28中学特级教师 陈毓秀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日本侵略者制造“九一八”事变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二八”事变和十九路军奋起抵抗。东北沦陷和伪满洲国建立。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通过讲清自“九一八”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逐步加深、蒋介石的步步妥协退让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思考题“从上面所讲的内容,归纳一下日本帝国主义是怎样一步步加深侵略中国的?”从而培养综合能力。

教学要点

一、“九一八”事变(1931)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

二、“—·二八事变(1932)

1.“—·二八”事变

2.十九路军奋起抗战

3.蒋介石破坏抗战和《淞沪停战协定》的签订

三、伪满洲国傀儡政权(1932)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九一八”事变。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十九路军和上海人民抗战。

本课难点: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二、讲新课前,可以通过提问,扼要小结红军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从而导入新课,指出:正当蒋介石进行大规模内战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接着,请学生阅读课前提示(或由教师讲读),以此进入新课。

三、“制造‘九一八’事变”一目是本课的重点,教师要讲清楚四方面内容:“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爆发,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和东北的沦陷。

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背景,课文叙述了两点:(1)自近代以来,日帝就不断侵略中国;(2)为了摆脱经济危机。教师讲课时还可以补充两点:(1)蒋介石政府的全力“剿共”,给日帝侵华造成了可乘之机(以与前面的旧知识相联系);(2)日帝侵占东北是第一步,然后妄图逐渐吞并全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以与后面的步步进逼,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的事实埋伏笔)。

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爆发,可以利用小字作叙述,也可利用幻灯或录像加强直观教学。本课内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素材,为使思想教育能达到预期目的,教师讲课应有痛恨日帝侵略,痛恨蒋介石不抵抗,痛心国土沦丧忧国忧民的感情。

《松花江上》一曲,或者由教师、学生低吟歌唱,或者用录音在教室播放,都要注意课堂气氛,收到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

“蒋介石不抵抗令”和“东北三省沦亡示意图”要求掌握。

四、“发动‘一·二八’事变”一目的重点是十九路军的奋起抵抗。本目讲法可以从十九路军的不顾蒋介石不准抵抗的命令,英勇奋战而且多次打退日军进攻,而蒋介石则非但不抵抗,甚至破坏十九路军抗战,以至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从正反两方面用对照手法讲述。

五、“扶植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一目,内容比较简单。交待清楚时间(1932年)、主要人物(溥仪)、范围(东北)以外,要着重交待其殖民地性质。为说明伪满洲国的殖民地性质,可以利用小字“国防和外交由新政权委托日本掌握,交通、通讯的主要部分也由日本管理”;“在国防和外交等方面所需的经费,由新政权负担”。……启发学生思考,这些规定(重要的国家主权都掌握在日本手里,伪满洲国只管出钱,供日帝勒索)说明了什么?

溥仪其人,不是本课重要人物,不必向学生作过多补充,也不必进行全面评价。但很多学生对溥仪的一生,通过电视剧或各种传播渠道已经比较熟悉,对应该怎样评价感到兴趣。溥仪一生,三度称帝,作威作福,先是革命的对象,后是日本侵华的走卒,这是基本的一面;而在全国解放后,在共产党的帮助下,能接受改造,成为新中国一名普通公民。他在伪满时期,身为皇帝却处处受制于日帝,只是一名傀儡,这也是实际情况。评价溥仪,和所有历史人物一样,要有一分为二的观点。这里要注意纠正学生中对溥仪一味同情,过于偏爱的倾向。

六、小结

日帝在继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国民政府在继续卖国、妥协,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正方兴未艾。1935年以后,形势怎样更加严峻,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怎样更加高涨?后来,蒋介石是怎样被迫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这是下面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按上述意思进行小结,以引起学生的悬念。

本课重点

重要年代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二八”事变

重要地名沈阳上海长春

重要人名蒋介石张学良蔡廷锴溥仪

重要词语柳条湖关东军十九路军《淞沪停战协定》伪满洲国

附一:课本思考题答案提示

一、从上面所讲的内容,归纳一下日本帝国主义是怎样一步步侵略中国的?

答:①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侵占我东北三省;②1932年,发动“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③1932年,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进行殖民统治;④1933年,侵占热河省、河北东部,威胁平津;⑤1933年,签订《塘沽协定》,打开了入侵华北的门户。

附二:练习题答案提示

一、填表

事变名称
时间
地点
简单经过
结果

“九一八”事变
1931
沈阳
日军炸毁柳条湖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干的,就进攻沈阳。
日侵占沈阳

“一·二八”事变
1932
上海
日军突然进攻上海,十九路军奋起反击,国民党政府阻挠破坏,十九路军被迫撤出上海。
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附三:本课参考书目

《中华民国史纲》(张宪文主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章第1节,第3章第1、2、3节

《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76册75辑、65辑

《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暴行》(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编著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2章第1节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历史》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

精选图文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日本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教案(二)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