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网

www.xinjiaoan.com

教案查询:
托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节日教案
季节教案
小一教案
小二教案
小三教案
小四教案
小五教案
小六教案
初一教案
初二教案
初三教案
高一教案
高二教案
高三教案
班会教案
更多
课本查询: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查询: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查询: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百科查询: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下学期 4.7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1

新教案网 收藏 点赞 分享
下学期 4.7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1

微信扫码分享

下学期 4.7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1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第一课时)

(一)教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多媒体设备

(二)教学目标
1.掌握 、 、 公式的推导,明确 的取值范围.
2.运用二倍角公式求三角函数值.

(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请大家回忆一下这组公式的来龙去脉,并请一个同学把这六个公式写在黑板上,
生:



师:很好,对于这些公式大家一方面要从公式的推导上去理解它,另一方面要从公式的结构特点上去记忆,还要注意公式的正用、逆用和变用.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2.探索研究
师:请大家想一想,在公式 、 、 中对 、 如何合理赋值,才能出现 、 、 的表达式,并请同学把对应的等式写在黑板上.
生:可在 、 、

中,令 ,就能出现 、 、 ,对应表达式为:



即:


师:很好,看来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已经被大家轻松完成了.对于公式 ,我们似乎要注意些什么?大家想一想要关注什么?
生:要使 有意义及 , 有意义.
师: 有意义即 , .
,即 ,也就是 ,可变为


要使 有意义,则须 .
综合起来就是 ,且 , .当 时,虽然 的值不存在,但 的值是存在的,这时求 的值可利用诱导公式,即 .
师:对于 ,还有没有其他的形式?
生:有(板书)
∵    ∴ 或

师:(板书三个公式,并告诉学生公式记号分别为 、 、 )对二倍角公式大家要注意以下问题.(1)用 和

表示 、 ,用 表示 ,即用单角的三角函数表示复角的三角函数.(2) 有三种形式, 是有条件的.
3.例题分析
【例1】已知 , .求 , , 的值.
解:因为 , .所以
于是


说明:本题也可按下列程序来做,请大家比较方法之优劣.
∵ ,
∴ ,且







【例2】不查表求值:
(1) ;(2) ;
(3) ; (4) .
解:(1)
   

   

   

(2)
 
 
 

(3)
(4)



说明:逆用公式的先决条件是认识公式的本质,要善于把表象的东西拿开,正确捕捉公式原形以便合理运用公式.

【例3】 求证:
引导学生观察式子两边的结构,提出证题的方向.
生:左边都是单角的三角函数,右边是二倍角.又因左边比右边明显复杂得多,所以应由左边证向右边,注意把单角的三角函数变为二倍角.
师:(板书)
证明:左边
 
 
  右边
所以原式成立

【例4】化简: .
师:这道题给我们的感觉是有些无从下手,很难看出有什么公式可以直接使用.两个角 与 似乎还有一线希望,但由于受函数名称限制难以发挥它的作用,大家都来想想看,有什么办法可以打破这一僵局(请同学们讨论)?
生:在同角三角函数的化简中,如果一个式子有弦、有切,我们可以把切化成弦.
师:好的,我们来尝试(板书)
解:





说明:本题在尝试把正切化为弦(正、余弦)后果然获得成功,其实把正切化为弦就是一条重要思想,请同学们切记“遇切、割化弦”这一规律.另外本题的解答过程还反映了逆用和角公式的重要性.希望大家一并记下.

练习(投影)

(1)化简
(2)
(3)若 ,则
答案:(1) ;(2) ;(3)8

4.总结提炼

(1)在两角和的三角函数公式 、 、 中,当 时,就可以得到二倍角的三角函数公式 、 、 ,说明后者是前者的特例.
(2) 、 中角

没有限制条件,而 中,只有 和 时,才成立.
(3)二倍角公式不仅限于 是 的二倍形式,其他如 是 的2倍, 是 的二倍, 是 的二倍等等都是适用的,要熟悉这些多种形式的两个角的倍数关系,才能熟练地应用好二倍角公式,这是灵活运用公式的关键.
有三种形式 ,要依据条件,灵活选用公式.另外,逆用此公式时,更要注意结构形式.

(四)板书设计

二倍角公式

应注意几个问题:

例1

例2

例3

例4

演练反馈

总结提


精选图文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下学期 4.7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1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