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网

www.xinjiaoan.com

教案查询:
托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节日教案
季节教案
小一教案
小二教案
小三教案
小四教案
小五教案
小六教案
初一教案
初二教案
初三教案
高一教案
高二教案
高三教案
班会教案
更多
课本查询: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查询: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查询: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百科查询: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下学期 4.5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新教案网 收藏 点赞 分享
下学期 4.5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微信扫码分享

下学期 4.5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教学设计示例(一)

教学目标:
1.掌握诱导公式及其推演时过程.
2.会应用诱导公式,进行简单的求值或化简.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诱导公式.
教学难点:
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化简或证明三角函数式.
教学用具:
三角板、圆规、投影仪.
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
我们已经学过了诱导公式一: , , ,( ),有了它就可以把任一角的三角函数求值问题,转化为 ~ 间角的三角函数值问题.那么能否再把 ~ 间的角的三角函数求值,继续化为我们熟悉的 ~ 间的角的三角函数求值问题呢?如果能的话,那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求值,都可以化归为锐角三角函数求值,并通过查表方法而得到最终解决,本课就来讨论这一问题.
2.探索研究
(1)出示下列投影内容
设 ,对于任意一个 到 的角 ,以下四种情形中有且仅有一种成立.

首先讨论 ,其次讨论 ,

以及 的三角函数值与 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为了使讨论更具一般性,这里假定 为任意角.
(2)学习诱导公式二、三的推导过程.
已知任意角 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点 关于 轴、 轴、原点对称的三个点的坐标间的关系.
点 关于 轴对称点 ,关于 轴对称点 ,关于原点对称点 (可利用演示课件).
图1由于 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 ,则 的终边就是角 终边的反向延长线,角 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

,则 是与 关于 对称的点.所以 ,又因单位圆半径 ,由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定义,可得
             
             

 
于是得到一组公式(公式二)

我们再来研究角 与 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如图2,利用单位圆作出任意角 与单位圆相交于点 ,角 的终边与单位圆相交于点 ,这两个角的终边关于 轴对称,所以

     



于是又得到一组公式(公式三) 

【例1】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1) (2) ; 
(3) ;(4) .
解:(1)
        
(2)
 
 
(3)

(4)
 
 


【例2】化简:
解:∵


 


∴ 原式
(3)推导诱导公式四、五
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利用已学过的诱导公式推导 , 与 的三角函值之间的关系?由诱导公式我们可以得到




由此可得公式四、五

公式一、二、三、四、五都叫做诱导公式.概括如下: , ,

, 的三角函数值,等于 的同名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 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简化成“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的口诀.
【例3】求下列各三角函数:
(1) ;(2) .
解:(1)


(2)


观察以上的解题过程,请同学们总结,利用诱导公式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步骤.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得出,在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时一般可按以下步骤:

运用诱导公式解题的本质是多次运用“化归”思想方法,化负角为正角,化 到 的角为 到 间的角,再求值的过程.
3.演练反馈(投影仪)
(1)已知 ,求 的值
(2)已知

,求 的值
(3)已知 ,求 的值
参考答案:
(1)若 为Ⅳ象限角,则
 若 为Ⅰ象限角,则
(2)
(3)∵
 
 

4.本课小结
(1)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式的一般程序:(角)变正(角)→(角)变小(角)→(一直)变到 之间(能查表).
(2)变角是有一定技巧的,如 可写成 ,也可以写成 不同表达方法,决定着使用不同的诱导公式.
(3)凑角方法也体现

出很大技巧。如,已知角“ ”,求未知角“ ”,可把 改写成 .
课时作业:
1.已知 , 是第四象限角,则 的值是(       )
A. B. C. D.

2.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3. 的成立条件是(       )
A. 为不等于 的任意角B.锐角
C.  D.

, 且
4.在 中,下列各表达式为常数的是(       )
A. B.
C.            D.
5.化简
(1)
(2)
6.证明恒等式

参考答案:
1.A;  2.D;  3.D;  4.C;  5.(1)0,(2) ;
6.左


精选图文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下学期 4.5 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