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特别的作业》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六主题单元主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爱护”为主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懂得怎样与自然和睦相处,从而培养环保意识。课文通过学生们完成老师布置的别开生面的作业:找春天,了解了小丽的“特别的作业”——自己亲手画的一幅玉兰花画,告诉大家这样一个道理:任何花草树木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当尊重他们的生命,做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的人。另外,小丽的做法还启示大家,遇事要善于独立思考。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自制力较差,缺乏环保意识,加之语言能力有限,让他们了解“怎样爱护”不算难,但要了解“为什么要爱护”却不容易。但一年级孩子形象思维较强,想象力丰富,好表现,情绪易于激动。因此,教师将生硬的说教安排于一个又一个情境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去倾听、理解、表达和交流。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怎样进一步和睦相处,增强环保意识。 
2.学会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能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会区分“昨”与“作”的不同,会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3.培养学生认字和写字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字和写字;通过读文体会真实的情感,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思,目标定向 
1.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接着学习以“爱护”为主题的文章。(板书:爱护) 
2.齐读单元课题,师“爱护是什么意思?”(喜欢;不弄坏;保护,不破坏。) 
3.师:说得非常好!你们知道哪些东西需要爱护?(学校、小动物、花草树木……) 
4.引入课题:小朋友说得真好!生活中值得爱护的事物很多很多,怎样去爱护,这就值得思考了。老师今天介绍一篇好课文给大家,大家一定会明白很多很多……板书:特殊的作业 
二、鼓励质疑,引发兴趣 
1.教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一些什么问题呢? 
2.学生回答: 
生A.特别是什么意思? 
生B.“特别的作业”是谁做的? 
生C.“特别的作业”指的是什么?…… 
3.小结:小朋友想知道的可真不少。那我们到课文里去找答案吧! 
三、自主探究,互动感知 
1.自由试读 
师:开书32页,自己试着读一遍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问小伙伴和老师、查生字表、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小组学习。 
3.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语,学生汇报识字情况。(你认识了哪些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4.学生识字。 
5.师:细心的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带”“代”的读音相同,怎么组词,怎么区分? 
“昨”“作”两个字的样子、读音相象。昨天——与时间有关,所以是日字旁;作业——人来做作业,所以是单人旁。 
6.检测识字:春姑娘看到你们学得这么认真,送来了很多礼物。看——识字卡片。(卡片在黑板上组成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 
7.师:小朋友在识字时最喜欢做什么游戏?(开火车、猜字) 
(猜字游戏:一个学生指字,一个学生猜字是“作”字吗?不是“作”字。是“业”字吗?对、对、对,你猜对了。) 
四、交流体验,探究感受 
1.教师:小朋友很开心。猜字游戏加深了对生字的认识。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我相信小朋友还会认识的。再读课文:这一次要读得流利、有感情,喜欢用什么方式读就怎么读。读后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同桌读……) 
2.用不同的形式朗读课文。 
3.汇报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A、我知道什么是特殊的作业,小丽画的画很特别,因为她爱护花草树木。(出示多媒体画面) 
B、小丽做得好,我们要向她学习。 
C、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小丽想到了,说明她爱动脑筋。 
…… 
师:小朋友,课前提出的问题,你们弄明白了吗?(明白了) 
五、引伸创造,发展感悟 
1.师:小丽的特殊的作业是最好的,我想其他小朋友也并不是故意破坏花草树木,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了错事,以后他们一定会改正的。 
小朋友,如果罗老师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把春天带到学校里来,你会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照出来、唱出来、说出来、画下来……) 
2.小组活动:准备一下,表现你对春天的热爱。 
3.小组表演。 
4.多媒体:教师展示有关春天的照片、图片。 
六、创设情境、指导行为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游公园吗?下面,老师带你们去看看。(多媒体画面) 
2.你看到了什么?(小草、小花、树、小动物……)三块木牌子是干什么的?(写广告)写什么呢?(小组讨论。) 
●小草人人爱,千万不要踩。 
●小花说:“千万别摘我,我怕疼!” 
●不要乱给小动物吃东西。 
●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花草树木。…… 
【课堂总结】 
小朋友真不错!真正懂得了怎样去爱护大自然里的动物和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