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课本第122页“解决问题和统计” 
教学目标: 
1.复习“解决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看题,学生能知道题中所说的事理,并能正确选择解决的方法。 
2.复习“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学生能搜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表,并能看懂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复习“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学生能搜集、整理数据,完成统计图表,并能看懂统计图表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请大家想一想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复习了本学期学过的哪些知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法、减法。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 
2、对这些知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还有没有内容是我们没有复习到或复习了掌握不好的?如果学生有问题,则针对问题,让同学们一起来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法。 
二、复习整理: 
1、分别出示教材第122页第13、14题的挂图。(如果没有,就让学生直接看书) 
(1)看了图后,你明白图中的画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看挂图,小组讨论这两题的意思。 
叙述两幅图的意思,没有说好的请其他同学来补充完整。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怎样来解决这两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小明:12÷3=4(次) 
一共要花:6×1=6(角) 
         8×3=24(角) 
6+24=30(角) 
或: 6×1+8×3 
=6+24 
=30(角) 
2、复习统计图。出示教材第122页第15题。大家一起来想一想第15题的数据怎么搜集? 
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用举手的统计方法来试试。 
3、组织搜集数据,清点人数。 
根据自己的情况举手,并把老师清点结果填在书上。 
4、大家已经搜集好了数据,从这个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请小组讨论一下,得到一个结果,然后在全班交流。 
小组讨论,得到讨论结果后,全班交流展示。 
三、教学效果测评: 
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6、127页第11~15题。能够填在书上的就填在书上。 
学生独立思考,自主练习。 
四、拓展性学习: 
1、调查班上昨天的数学作业,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并制成统计表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 
2、二年级各班存放图书数目统计。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