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网

www.xinjiaoan.com

教案查询:
托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节日教案
季节教案
小一教案
小二教案
小三教案
小四教案
小五教案
小六教案
初一教案
初二教案
初三教案
高一教案
高二教案
高三教案
班会教案
更多
课本查询: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查询: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查询: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百科查询: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宝玉挨打》优秀教案(粤教版必修4)

新教案网 收藏 点赞 分享
《宝玉挨打》优秀教案(粤教版必修4)

微信扫码分享

《宝玉挨打》优秀教案(粤教版必修4)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章情节安排的妙处。

  2.通过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不同反应的分析,体会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

  3.在把握文章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挖掘文章主旨。

  教学重点

  1.品味文章情节安排的技巧。

  2.分析主要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

  1.第一课时品味文章情节安排的技巧,以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解疑为方法。

  2.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性格,以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为方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品味文章情节安排的技巧。

  课前预习:

  1、了解红楼梦故事梗概和人物关系

  2、阅读第一单元扩展阅读中《<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一文。

  一、导语设计。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不可逾越的颠峰,其思想和艺术成就是一个永远挖掘不完的宝藏,千百年来,《红楼梦》以其不可抵挡的魅力“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楼梦,走进这个瑰丽的艺术世界。我们学习一篇选文《宝玉挨打》。

  二、介绍红楼梦故事梗概和人物关系(略)。

  三、本文背景简介。

  28回:宝玉与忠顺王府优伶琪官交好,互赠礼物

  32回:宝玉与王夫人婢女金钏打闹,惹怒王夫人,王夫人决意将金钏驱逐,金钏不堪其辱投井自杀。

  四、巧设疑问,引发思索。

  1、 红学家们普遍认为,红楼梦的情节安排是网状结构的,各种人物线索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所谓“牵一发动全身”。那我们就先抽取文章里的一部分进行阅读,看看这一部分牵动了哪些人物,哪些矛盾。请一个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文章第6自然段,这个段落讲的是贾政盛怒之下痛打宝玉的内容,请同学们根据这个段落内容,对宝玉挨打的前因后果提出问题。

  2、 问题归纳如下:

  ① 前因:贾政勃然大怒,把儿子往死里打是因为得知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这些“不可饶”的“勾当”,那么他是怎么得知的?

  ② 后果:如此痛打宝玉,是否致死?昔日十分疼爱宝玉的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人见宝玉挨打会做何反应,她们如何才能平息这场风波?

  五、逐层解疑,总结技巧。

  (一) 宝玉挨打前

  1、带着关于宝玉挨打“前因”的疑问,阅读1~5自然段,寻找贾政盛怒的原因,注意贾政的神色变化。

  答:①宝玉因悲金钏之死,神思恍惚愁闷——贾政本无气,见状倒生三分气

  ②忠顺府状告宝玉引逗王府宠伶琪官——贾政又惊又气,目瞪口歪

  ③贾环诬告宝玉强奸金钏未遂—— 贾政气得面如金纸,眼都红紫

  总结:从上面的板书可以看出,贾政的愤怒,并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一下子迸发的,它是经过一层层的铺垫积累,在一些人的推波助澜下,逐渐增长,最后变成不可遏制的冲天怒气。这也就是上个单元我们阅读过的《<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一文中所总结的观点:情节高潮组织的层次感。

  2、除了贾政之怒这一个变化体现了小说情节高潮组织的层次感外,文章还有哪个地方也表现出了层次?(《<红楼梦>的情节波澜》关于层次感只列举了贾政盛怒这一个例子,希望学生能学以致用,再次深刻体会情节安排的层次感)

  参考答案:宝玉在挨打之前随着事态发展,而表现出来的种种情绪神色变化也体现了层次感:

  ① 宝玉心中惦记金钏之死,贾政数落宝玉——宝玉呆怔、惶悚

  ② 忠顺府向贾政告状,找宝玉索要琪官——宝玉“轰去魂魄”,又惊又怕.

  ③ 贾政勃然大怒,准备训斥处罚宝玉——宝玉自知凶多吉少,急找救兵

  ④ 焙茗不在,老婆子耳聋,宝玉求救无门——宝玉“急得直跺脚 ,没抓寻处”

  小结:以上种种变化表现出了宝玉越来越着急恐惧的心态。

  1.以上我们分析了宝玉挨打前情节安排的层次感,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样安排的效果:

  答:宝玉挨打前种种铺垫如海浪般一浪高于一浪,使得气氛越来越紧张,贾政越来越生气,宝玉越来越害怕,读者的心也越拧越紧,大家都为宝玉捏了一把汗。眼看一场激烈的冲突就要开始了。这种情节安排就像暴雨的前奏,乌云密布,渐渐压顶,山风渐起,继而狂吹,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

  2.能否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这种效果?

  参考答案:山雨欲来风满楼(引用诗句)

  (二)宝玉挨打时

  1、如果说宝玉挨打之前的蓄势是“山雨欲来风满楼”,那么我们刚才阅读的第六自然段宝玉挨打时的场面,其效果应该怎么概括呢?

  参考答案:颠风暴雨电雷狂(引用诗句)

  2、为什么要这样概括?

  答:因为前面蓄势蓄得十分充分,所以贾政一开打,其势头就十分地猛烈,以至于门客们劝也劝不住。这就好比暴雨大作时狂风电闪雷鸣时的激烈状态。

  (三)宝玉挨打后

  1、以上通过对宝玉挨打前因的分析,我们体会了情节层次感强的妙处,下面我们继续分析宝玉挨打的后果,请同学们带着之前归纳的问题,阅读第7自然段到结尾。

  (问题:如此痛打宝玉,是否致死?昔日十分疼爱宝玉的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人见宝玉挨打会做何反应,她们如何才能平息这场风波?)

  2、如此痛打宝玉,是否致死?

  答:没有,因为闻讯先后赶来的王夫人、贾母阻止了贾政的继续痛打。

  3、那么王夫人、贾母如何是平息这场风波的?

  答:王夫人哭劝贾政 贾母怒阻贾政 众人将宝玉送至贾母房中,悉心照料

  4、为什么宝玉挨打会牵动如此多人的心,王夫人与贾母在劝阻贾政时态度与手法为何不同,请分析。

  答: ① 关于王夫人:贾珠死后,宝玉是王夫人唯一的儿子,母凭子贵,儿子是她地位的保证,王夫人自然要拼死阻止丈夫。更何况,这中间还有一层嫡庶之争的关系,贾政还有个庶出的儿子贾环,他时时刻刻都在妒忌陷害宝玉,这也是他为什么要在贾政面前诬告宝玉的原因,基于这个原因,王夫人更是不可能让宝玉受到伤害。另外王夫人在劝阻丈夫时,其手段也与贾母不同,她忌讳自己妻子的身份,不敢直接阻止丈夫,只能以哭泣为武器,并搬出早死的贾珠以柔克刚。

  ② 关于贾母:宝玉呆憨俊俏可爱,最得贾母疼爱,而贾母在贾府地位最为尊贵,而贾政儒学出身,讲究孝道,对贾母也须言听计从,于是她对宝玉的爱无形中就成了宝玉自由活动的保护伞,这也是贾母无须像王夫人那样委婉,直接怒斥贾政,贾政便无法奈何宝玉的原因。 (答案不拘,可以还有其他人物,其他方面,言之成理即可。)

  5、单通过宝玉挨打一事,就能引出了如此多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这种种人物关系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显出这个情节的构思缜密,更体现了红楼梦网状情节结构的精妙。也请向上面的“山雨欲来风满楼”“颠风暴雨电雷狂”一样,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这种效果。

  参考答案:“雨后万物盛衰异”

  本课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体会了文章情节设计的妙处,并用诗句将其概括为“山雨欲来风满楼”“颠风暴雨电雷狂”“雨后万物盛衰异”;同时,通过抽取宝玉挨打的一段,对其进行前因后果的分析过程,以及对宝玉挨打所体现的人物关系的分析,我们也初步了解红楼梦网状情节结构的精妙。当然,文章情节安排还有许多可以挖掘的地方,比如:前面提及的情节网状结构如何在本文深入体现,这些妙处希望同学课后仔细阅读小说和有关资料,再做揣摩。这节课我们已经掌握了文章情节,下节课我们将在此基础上分析人物性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分析人物性格

  一、导语设计。

  我们知道,人物的个性总是通过人物的典型的言行表现出来,而人物的言行也只有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才能最典型,所以本文高明的作者就通过宝玉挨打这一剧烈的矛盾冲突巧妙地将各种人物地面貌展现在读者面前。

  二、讨论思索,分析人物。

  学习方法:先由小组长组织学习小组成员围绕老师给出的问题,结合课文中人物的言行,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最后各个小组长总结发言,全班再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分析观点可以多样,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1.贾宝玉:

  问题:对于父亲的责罚,不敢反抗的宝玉是个懦弱的人吗?

  分析:宝玉不敢反抗父亲,的确是懦弱的表现,他毕竟是在封建家族长大的贵族公子,脱不了脂粉气。但同时,宝玉也是一个具有个性反叛性格的人物。他自幼受到祖母、母亲和其他女亲戚们的溺爱,憎恶循规蹈矩地学习,而喜欢和堂、表姐妹及女仆们厮混。在本文中,他讨厌贾雨村这类拼命钻营、贪赃枉法的“禄蛊”;他同情丫头金钏儿的悲惨命运,因金钏儿的投井自杀而“五内摧伤”;他与地位低下的戏子蒋玉菡平等交往,互赠信物。这些都说明他不愿走勾心斗角、昏暗污浊的仕途经济道路,蔑视封建礼教,渴望自由、平等,具有个性解放的思想。

  2.贾政:

  ① 贾政痛打宝玉,为什么还要说他还是爱护宝玉的呢?

  分析:贾政是一个思想非常正统的世袭贵族家庭的家长,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和自己一样学而优则仕。但可惜宝玉从来都对这些“经济文章”不感兴趣,“在家荒疏学业”更无从谈及仕途发展了。他下死里责打宝玉,似乎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实际只是一种恨铁不成钢,是为这个家庭的未来,也是为宝玉的未来,另外,宝玉在挨打之前的所作所为,比如结交优伶,私赠礼物,和婢女打闹,都很不入贾政的眼,因为贾政在封建礼教的熏陶下长大的,又是做官之人,自然十分遵从礼法,而如今养出一个如此放荡的儿子,并且闹出了人命,怎不让他气得要打人。但贾政毕竟是宝玉的父亲,有道是“虎毒不食子”,父子之间的血脉关系是永远也无法割断的,所以贾政在打宝玉之前“满面泪痕”,想是痛心疾首到了极点。在停手以后,“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气过之后“也就灰心,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正是他真情的流露。

  ② 贾政痛打宝玉,能不能说明他是一个封建卫道士呢?

  分析:贾政之所以痛打宝玉,的确是因为宝玉太过不羁,不受礼法管束,所以他在痛打宝玉的时候说宝玉会“弑君杀父”,他做为一个儒家学说的忠诚信徒,自然会与反抗礼教的宝玉做坚决的斗争,以至于打宝玉时,还要亲手恨打,甚至要拿绳索勒死宝玉。但宝玉毕竟是他的儿子,血浓于水,所以他一直就在这样的.矛盾中挣扎,他痛打宝玉的时候,内心也是十分痛苦的,“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因此贾政是一个在矛盾中挣扎的痛苦的封建卫道士。

  3.王夫人:

  问题:王夫人对于宝玉的爱,除了母子之情,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分析:王夫人一个典型的封建贵族家庭的贵妇人,她一方面地位尊贵,在王熙凤之上,经常居高临下地指点贾府特别是大观园的管理。另一方面,又对贾母和自己的丈夫贾政恭顺温柔,所以丈夫打儿子,她不敢明劝,只能搬出贾母“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同时,对于自己的儿子,她虽然也和丈夫一样恨铁不成钢,在她看来宝玉是个不肖的“孽障”,但儿子对她而言有着除了亲骨肉这层关系外,还有保住地位的意义,王夫人年纪已大,不能在生育,所以宝玉就是她的命根,她要拼死保护宝玉。“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宝玉实际上也是保证王夫人在嫡庶之争上取得胜利的关键,所以,当她搂着宝玉哭泣时,她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4.贾母:

  问题:贾母对于宝玉的爱与贾政有何不同?

  分析:贾母是贾府里地位最高的人,因为宝玉的俊俏可爱,她对宝玉十分溺爱,这种爱使得宝玉能够自在生活,宝玉得叛逆行为在贾母的庇护下,得到了不小的伸展。这次宝玉挨打,也是她前来,才最终将风波平息,她所使用的武器就是“孝道”,儒家讲究“百善孝为先”,贾政虽是一家之长,但对于自己的母亲,也不得不“躬身陪笑”“叩头谢罪”。但从教育思想上来说,她与贾政没有根本的冲突,也就是说她也是站在封建礼法这一边的。

  三、探究原因、深挖主题。

  问题:宝玉挨打有几层原因,其真正的根源是什么?

  1、表层原因:“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

  2、根本原因:宝玉不走仕途,不好四书五经,与封建“学而优则仕”的正统思想不符。同时他不计身份地位,与大观园里的女孩厮混,结交优伶,更是违背了封建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长幼尊卑有序”的礼法。所以,宝玉与贾政的冲突说到底是封建社会里,进步思想和腐朽思想的斗争。

  四、全文总结,点明意义。

  《宝玉挨打》节选自《红楼梦》33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它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写出了宝玉和整个封建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凸现出了各种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其高超的情节设计技巧,精妙的人物关系安排,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是这篇文章永远熠熠生辉的地方。但学习了这篇文章,对于《红楼梦》我们也只是管中窥豹,《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颠峰之作,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的学者耗尽毕生的精力去研究,所以希望同学们,能以学习这篇课文为契机,深入阅读《红楼梦》,深入中国古典小说的腹地。

  五、作业:阅读《红楼梦》里《抄检大观园》选段,利用本课所学习的技巧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宝玉挨打》优秀教案(粤教版必修4)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