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网

www.xinjiaoan.com

教案查询:
托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节日教案
季节教案
小一教案
小二教案
小三教案
小四教案
小五教案
小六教案
初一教案
初二教案
初三教案
高一教案
高二教案
高三教案
班会教案
更多
课本查询: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查询: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查询: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百科查询: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第五单元《数学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新教案网 收藏 点赞 分享
第五单元《数学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教学内容: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58及练习十四(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过程,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学会运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的规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 置境引入

1、听算:
20×5    30×6    4×70    100×5    3×200
3×200   500×3   1000×6  23×2     12×3
7×11    5×60    50×4    22×3     15×3
2、指名任选一道题说说口算方法。
3、抢答:
(1) 3个十是(  )?   30是(  )个十?
(2) 300是(  )个百? 60是(  )个十?
(3) 9个十是(  )?   3个30是(  )?
小结:以上的练习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今天,我们能否用这些知识做铺垫,来学习新知识呢?
板书:口算乘法
二、联结感悟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邮递员叔叔每天工作的情况。同学们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2、分小组讨论交流。
教学例1

 指名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可以提什么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板书如下:
问题A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 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2) 怎么解决?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第一个问题算式
300×10            60×10
(3) 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4) 口算上面算式的结果。(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5) 指名汇报口算方法:(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a.300×10     因为10个100是1000,所以10个300是3000,则300×10=3000(份)
b.300×10     先算3×1=3,接着在3的末尾添上300和10后面一共有的3个0。
所以300×10=3000(份)
同理:60×10=600(封)(10个10是100,10个60是600)
3、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2个问题
问题B:邮递员叔叔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
(1) 学生独立解答。
   a.300×30, 60×30分别表示什么?
(2) 汇报口算方法:
     b.你怎么口算?
(3) 小组讨论:比较两种方法,寻找较简便的口算方法。

4、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并把课题写完整—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               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生成

1.第58页做一做。(1)看谁算的对又快。
              (2)指名汇报口算结果。
              (3)任选一题说说你的口算过程。
2、第60第3题。(1)独立完成。(2)同桌交流。
3、开火车口算比赛。第60页 第1、2两题
(得数答错的学生自己编一题再答,若学习有困难的可请其他同学帮助)
4.作业:第61页 第5、6题
5、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或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分页代码

第二课时  乘法估算

教学内容:

59页例2(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置境引入


1、口算下面各题:
40×10   60×20    30×40       300×70    200×80
12×400  240×2    130×3       30×3      11×50
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32     18      687        295       358       42
选择几个数说一说是怎样求近似数的。
3、估算:
198×4        305×6           485×3       182×5
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的?
二、联结感悟:
1、提出问题:
(1)出示例2图:请学生仔细观察。你从图中了解到什么?
(2)把在图中获取的信息汇总,说成完整的一道题:
大会堂里共有18排座位,每排22个座位。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
2、探讨估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算式:
18×22      22×18
(2)小组讨论:怎样估算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估算方法。
方法一:18≈20     22≈20        20×20 = 400
方法二:18≈20    22×20 = 440
方法三:22≈20    18×20 = 360
(4)比较、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有一本书,它其中的一页有23行,每行约有22个字。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
(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三、生成
1、完成练习十四的第7题:
(1)先由学生独立计算;
(2)集体订正,讲讲估算的方法。
2、练习十四第8题:
(1)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目要求。
(2)“已经种了的93棵树苗是几行?”这块地有几个93呢?
(3)请独立列出算式并进行估算。
3、总结  

分页代码

第三课时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

.63页例1、做一做,练习十五1、2题。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不进位)。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点:小学教 学设计  网  W W w.xx j x s j.cn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不进位)。

教学过程

一、置境引入

出示插图 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

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联结感悟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⑴24+24+24+ …… +24=288

⑵12+12+12+…… +12=288

⑶24×2×6=288

⑷24×3×4=288

⑸12×6×4=288

⑹12×8×3=288

⑺20×12+4×12=288

………

4、方法归类

连加,连乘,拆数

5、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学生讨论

拆数使用比较广泛,因为每个两位数都可以拆成两数的和。

6、研究笔算的方法

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中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

24                                 24

×12                               ×12

48……2×24的积                    48……2×24的积

                                    24  ……10×24的积

你发现了什么?(拆数)

7、教师讲解笔算方法

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

三、生成

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

23×13     41×21     23×31

分页代码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五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置境引入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口算练习:
60×20    80×20    60×40       300×70    30×80
12×40     330×2     240×2     60×3      33×30
3、笔算:
练习十五第2题:
39×11           31×31           23×33     
22×24           12×41          21×32
请6名学生上黑板板演,其他学生每题都做。讲评。
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该注意什么?
4、正误辩析: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4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二、联结感悟
1、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
三、生成
1.完成《学案》相应的练习。
2.、学习总结: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分页代码

第五课时  笔算乘法(进位)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页例2、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2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

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教学过程:

一、置境引入

呈现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联结感悟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生成 小学 教 学设计  网  W  W w.xx j x s j.cn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

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

5、总结教学内容:

分页代码

第六课时 

笔算乘法的练习课(完成练习十六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解决用乘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置境引入
1、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开火车进行口算练习:
40×20     60×20     80×40    400×70    12×30
12×40     44×20     230×2    70×3      11×400
3、笔算练习(进位与不进位的对比):
23×31         33×31        43×12        11×25
23×34         54×13        39×27        17×28
(1)学生笔算。
(2)请学生观察比较:上行的题目和下行的题目有什么异同?
(3)学生讨论交流:它们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上行的题目计算时没有进位,而下一行的题目需要进位。
(4)说说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4、正误辩析: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6道计算出现错误的笔算式题,让学生判断正误,并进行改正。
二、联结感悟
1、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1)引导学生看图,获取信息。
(2)同桌互相说:把图上的意思完整的说一说。
(3)独立列出算式,并用竖式笔算。
(4)集体讲评。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第8题。
第8题:在解决这道题时,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用上?为什么“每套12张”用不上?这样的题目给了你什么启示?
三、生成:
1.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5、6、7题。
2.、学习总结:
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笔算乘法要注意什么?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分页代码

第七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基本归纳、整理能力。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置境引入

1、老师讲“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

猜一猜,听完这个故事用了多少时间?(1分52秒)

这么短的时间却能作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听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

2、这个小故事在书上68页,想一想,这篇文章大概有多少字?

学生讨论,汇报

二、联结感悟

1、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方式,并进行整理

2、小组代表汇报,大家进行评判。

三、生成

1、基本练习

练习十七 1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2笔算练习   注意方法和书写

2、尝试编题并解决问题

请学生寻找生活中可以用口算、估算、笔算乘法解决问题的例子,由小老师亲自请学生回答。

精选图文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第五单元《数学笔算乘法》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