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本内容是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上)册第64、65页《买新书》
二、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法》中第四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之后学习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教材当中提供了《买新书》这样一个情境,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还要理解连除、乘除混合试题的运算顺序。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在实际需要中理解运算顺序,不是强加给学生。老师在教学前就面临着这样的困惑——就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是以数量关系为主呢,还是以计算为主?教材中这种连除和乘除混合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是第一次出现,理解数量关系也是重点。然而关于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这节课中虽然不是重点,但在后面的学习中会进一步加强。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数学时能正确分析把握数量关系一直是个难点。需要对加、减、乘、除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而且需要从实际生活事件中进行抽象。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乘加、乘减、除加、除减、连乘等两步运算,而对于连除法数量关系是第一次接触。面对这种实际情况,要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就需要借助一些直观的手段和一定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在分析数量关系时,突出抓住联系,直观演示等手段。
2.在列连除法解决问题时,计算算式的结果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围绕实际问题的需要展开就可以了。
四、教学目标:
1.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过独立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获得良好的情感的体验,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1分钟)
1.创设情境
师:《蜡笔小新》这个动画片你们看过吗?我们也去看看小新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早上小新起来就直奔图书馆了。
2.搜集信息
师:从图中你都看到什么了?(学生通过观察说出:生:2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还有一些书)
师:这些书一共是 200本。
3.提出问题
师::通过你们的观察,你们已经知道了3个已知条件,通过这些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提出3个数学问题:
(1) 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平均每个书架上有多少本书?
(2) 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一共有多少层?
(3) 200本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前两个问题学生直接列算式解答,第三个问题带领全班同学详细分析。
一、分析问题
1.读题,找出重要信息
师:说一说哪些信息比较重要?(生边指边说200本书,平均分,每个书架有4层等)
师:强调分的是200分书,而且是“平均分”,
2.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
师:求一层有多少本书,你是怎么想的?
3.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
生1:我想求平均每层有多少本书,我要先求出一个书架能放多少本书,再把一个书架中的书又平均分成了4份,每份就是一层有多少本书。然而一个书架能多少本书也不知道,因为200本书平均放到2个书架上所以200本书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就是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
分页代码生2:要求一层有多少本书,就要先求2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然后再把200本书按照总层数来平均分,每一份就是一层有多少本书。
4.教师配合学生的思路进行课件演示
第一种:先出示200本书和2个书架,然后在书架其中的一层上面的书打个问号,是表示求平均每层有多少本书。然后演示把个书架中的书平均分成2份,剩一个书架了,也就是表示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然后一个书架被平均分成了4层,表示把一个书架中的书平均分成了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层能放多少本书。
第二种:课件演示了数一数两个书架一共8层的过程。然后课件利用动画把2个书架平均分成了8层。表示2个书架中的书被平均分成了8份。留下了一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层有多少本书。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对这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很清楚、深刻,也就是可以达到脑袋里有分法的效果。
二、解决问题
1.用喜欢的方式列式独立解决
师:调查学生列算式的情况。都列出算式解决完这个问题的同学,用一种方法的,用2种方法的,用3种方法的,有没有4种的。(评价)
2.汇报交流算式的意思并总结运算顺序
算式: (1) 200÷2 =100(本) 100÷4 =25(本) (2)200÷2÷4 (3) 4×2=8(本) 200÷8=25(本) (4) 200÷(4×2)
师:汇报的时候说一说你列的算式的意思,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1)(3)列的是分步算式,(2)和(4)列的是综合算式。像这样有乘有除的算式叫乘除混合运算。像连除法和乘除混合运算这样的同级运算都是从左到右一步一步计算的,如果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3.根据学生列的算式提问题
师:对他们列的算式,你想问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
(1)200÷2求的是什么?结果再除以4是什么意思?
(2)4×2是什么意思?200÷(4×2)求的是什么?去掉括号可不可以?
(3)列这两种算式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但是你看看他们之间有没有实质的联系啊?
师总结:看看这两种方法思路一样吗?第一个是按书架分先求一个书架有多少本书,第二个不按书架分,先求的总层数。然后按总层数分,虽然思路不一样但是都是平均分,我们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师: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习题设计
(一)巩固练习1: 小新的作业题:4道连乘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即:(1)300÷3÷5 (2)484÷(2×2) (3)396÷3×5 (4) 150×4 ÷6
说一说第一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计算,目的是练习巩固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
(二)巩固练习2:电影院一共有600个座位,平均分布在楼上和楼下2个楼层,每个楼层都有3个一样的场区, 请问电影院的每个场区有多少个座位呢?
学生结合图意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老师找同学说说这道题中哪些话比较重要,然后找同学到黑板上列算式并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思路。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乘除和连除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巩固练习3:小新去游泳池游泳,他在泳道内游了2个来回,共游了100米,这个游泳池的泳道有多长?
学生默读问题,分析已知条件,教师问一问你觉得哪句话比较重要?然后找同学说一说2个来回和泳道是什么意思并到前边来指一指。然后播放小辛游泳2个来回的教学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到1个来回包扩1个来和1个回,也就是2个泳道的长。然后小组讨论课件中小新四位好朋友列的算式,判断他们谁列的算式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