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案网

www.xinjiaoan.com

教案查询:
托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节日教案
季节教案
小一教案
小二教案
小三教案
小四教案
小五教案
小六教案
初一教案
初二教案
初三教案
高一教案
高二教案
高三教案
班会教案
更多
课本查询:
语文课本
数学课本
英语课本
物理课本
化学课本
政治课本
历史课本
生物课本
地理课本
科学课本
美术课本
音乐课本
体育课本
书法课本
更多
范文查询:
合同
申请书
各类稿件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演讲稿
主持稿
心得体会
办公文秘
致辞讲话
导游词
祝福语
工作报告
条据书信
更多
作文查询:
读后感
观后感
小学作文
初中作文
高中作文
英语作文
节日作文
日记作文
书信作文
题材作文
话题作文
作文素材
作文指导
文学阅读
更多
百科查询:
星座运势
美食推荐
旅游攻略
地方特产
热门影视
健康养生
儿童教育
生活技能
口才提升
逃生急救
安全知识
礼仪知识
节日知识
理财知识
更多

下学期 4.6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2

新教案网 收藏 点赞 分享
下学期 4.6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2

微信扫码分享

下学期 4.6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2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第二课时)

(一)教学具准备

投影仪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利用 得到的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2.运用 公式进行三角式的求值、化简及证明.

(三)教学过程

1.已知 两角,我们可以利用 的三角函数去计算复合角 的余弦,那么,我们能否用 的三角函数去表达复合角 的正弦呢?本节课将研究这一问题.

2.探索研究

(1)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 的展开式.

由于公式中的 是任意实数,故我们对 实施特值代换后并不影响等号成立,为此我们曾令 ,得到 ,

两个熟悉的诱导公式,请同学们尝试一下,能否在 中对 选取特殊实数代换,使

诱变成 呢?或者说能否把 改成用余弦函数来表示呢?请同学回答.

生:可以,因为

该同学的思路非常科学,这样就把新问题 问题化归为老问题: .

事实上:    (视“ ”为 )

这样,我们便得到公式.

简化为 .

由于公式中的 仍然是一切实数,请同学们再想一下,如何获得 的展开式呢?请同学回答.

生:只要在公式 中用 代替 ,就可得到:

即     

师:由此得到两个公式:

对于公式 还可以这样来推导:

说明:

(1)上述四个公式 ,虽然形式、结构不同,但它们本质是相同的,因为它们同出一脉:

这样我们只要牢固掌握“中心”公式 的由来及表达方式,就掌握了其他三个公式了.这要作为一种数学思想、一个数学方法来仔细加以体会.

(2) 、 是用 的单角函数表达复合角 的正、余弦.反之,我们不得不注意,作为公式的逆用,我们也可以用复合角 的三角函数来表达单角三角函数.诸如: , , 及

四种表达式,实质上是方程思想的体现:

由 得:

 ①

由 得

由 ,得:

由 得:

等式①、②、③、④在求值、证明恒等式中无疑作用是十分重大的.

(2)例题分析

【例1】  不查表,求 , 的值.

解:

说明:我们也可以用 系统来做:

【例2】已知,

, , , 求, .

分析:观察公式 和本题的条件,必须先算出 ,

解:由 , 得

又由 , 得

【例3】不查表求值:

(1) ;

(2) .

解:(1)

(2)

练习(投影)

(1) , ,则 .

(2)在△ 中,若 ,则△ 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由 ,

∴ , 为钝角,即△

是钝角三角形.

【例4】求证: .

分析:我们从角入手来分析,易见左边有复角(即两角和与差)右边全是单角,所以思路明确,就是要把复角变单角.

证明:

左边

右             ∴原式成立

如果我们本着逆用公式来看待本题,那么还可这样想:

令 , 则

           ①

至于        

我们可这样分析:

令 得

同理

∴①可进一步改写为:

∴ ……②

又∵

……③

由②、③得

本题还可以从函数名称来分析,左边是正、余弦函数,右边是正切函数,故可考虑从右边入手用化弦法,请同学们自己把上面过程反过来,从右边推出左边.

【例5】求证:

师:本题我们可以从角的形式来分析,左边是单角,右边是复角,如果从右边证左边则要把复角变单角(即利用和角公式);如果从左边证右边则须配一个角 ,所以本题起码有两种证法.

证法1:右边

左边

∴原式成立

师:另一种证法根据刚才的分析要配出角 ,怎样配?大家仔细观察证法一就不难发现了.

证法2:(学生板书)

左边

右边       ∴原式成立

3.演练反馈(投影)

(1)化简

(2)已知 ,则 的值(      )

A.不确定,可在[0、1]内取值B.不确定,可在[-1、1]中取值

C.确定,等于1  D.确定,等于1或-1

参考答案:

(1)原式

(2)C

4.总结提炼

(1)利用“拆角”“凑角”变换是进行三角函数式求值、证明、化简的常用技巧,如: , , .在三角形中, , 等变换技巧,同学们应十分熟悉.

(2)本节课的例5,代表着一类重要题型,同学们要学习它的凑角方法,一般地 ,其中 .

(3)在恒等式中,实施特值代换,是一类重要的数学方法——母函数法,这种方法在数学的其他学科中,均有用武之地。它反映的是特殊与一般的辨证统一关系.

(四)板书设计

课题: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1.公式推导

=……

得到公式………

把公式中

换成 得公式………

2.公式的结构特点

用单角函数表示复角函数

右边中两个积的函数名称不同

……运算符号同左边括号

中的运算符号一致(区别于 、 )

3.折、凑角技巧

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演练反馈

总结提炼


精选图文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下学期 4.6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2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