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听课,你们该怎么样欢迎他们呢?掌声欢迎好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29.《掌声》”。谁来帮老师写课题?(请一位同学帮老师写个课题)现在他最需要什么呀?
2.下面谁来告诉大家,你学习课文喜欢哪些字词语和句子?
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2人,齐读):
落下残疾一齐犹豫轮流一摇一晃情况骤然镇定经久不息情绪热烈持久鞠了一躬忧郁平息讲述慢吞吞
词语搭配(看看,读读)
默默地坐慢慢地站一摇一晃地走深深地鞠了一躬
走路的姿势热烈的掌声极大的鼓励
3.刚才小朋友们献给他怎样的掌声?可以用这些词里的那些词形容?
二、掌声切入,走近英子
1.课文里也有这样的掌声,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找到课文中描写掌声的句子。学生汇报
2.出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齐读。
a.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
b.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3.这两次掌声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响起的呢?同学们再读课文。(出示:第2、3段)
边读边划出描写英子动作、表情的句子。体会一下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动作?建议大家拿起笔来把你的感受和发现在课文的空白处记录下来。
(1)(出示说话练习)当______的时候,____响起了___的掌声。
(2)学生交流所写的话
(3)同学们的掌声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假如你就是这个班的一员,你想通过这两次掌声告诉英子什么?
(4)师总结:同学们第一次献出的掌声——引读:这掌声是一声声的鼓励,让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同学们第二次献出的掌声——引读:这掌声是一声声发自内心的赞扬,让英子微笑着走下讲台。这不是普通的掌声。因为,这掌声里,有同学们的爱心。(画:爱心)
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同学。把你想说的话带到朗读中吧,让朗读传递你的真情。谁愿意再为我们朗读(出示第4自然段)。
引:这热烈持久的掌声改变了文中小姑娘——英子一生的命运。让我们走近英子,看看在这掌声的前后英子是怎样的孩子?
三、比较英子的变化
(出示课文第一、五自然段文字投影):
师:谁来为我们朗读第一段?这是掌声前的英子。谁来为我们朗读第五段?这是掌声后的英子。英子在掌声的前后各是怎样的孩子?
启发:想象一下平时他还会有什么表现?这样的人可以说她很——忧郁、自卑(板书)谁再来给我们朗读?
(1)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启发:想象一下,这时的她无论在交谈中还是在游戏中都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2)这还是一个忧郁的孩子吗?(不是)她变得——开朗、自信(板书)。
(3)你们为英子有这样的变化高兴吗?(高兴)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五自然段吧。
过渡:这掌声不是一时改变了英子,而是改变了他的一生,这在他后来写给作者的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出示第六段)
师:齐读。你能想象到他是怎样生活的吗?交流。
四、深入拓展
1.不光英子在掌声中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你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说说你在什么情况下接受过掌声,当时有什么感受?你为别人鼓过掌吗?
2.同学们,你们想把掌声献给谁?为什么?
师:是呀!掌声给人极大的鼓励。在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上,绝少不了那一次次及时而又激励人心的掌声和话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更需要。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五、激发想象升华“亮点”
1.师:读了《掌声》这一课,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还选了一首小诗,送给同学们,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掌声陪我们快乐地成长,自信地生活。
2.如果让你给英子回去一封信,你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出示信的开头)
3.小结: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得不错!让我们为自己的出色表现鼓鼓掌,也把这感谢的掌声送给听课老师。掌声是钥匙,是春雨,是小鸟,是让我们敞开心扉的大草原,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别人,献给自己,献给多彩的生活!
【板书设计】
掌声
1.鼓励
____的英子→掌声→自信(乐观、开朗……)
2.表扬
【教学反思】
教学《掌声》这节课,我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重点指导第一次掌声时,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抓住英子动作神态来多角度的读,感受到情绪的变化和同学们对英子的鼓励。在阅读中感悟。整节课,以两次掌声为线索。通过抓住英子掌声前后的变化和人物动作神态,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到两次掌声的不同含义。懂得要尊重、关爱别人。在体味中升华。整节课,我注重了对学生关爱他人美好情感的熏陶、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通过过渡语、小结语、评价语和激情语潜移默化的渗透,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产生共鸣。
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课堂发问学生时,语言不够精练准确。因而我体会到老师提问的语言非常重要。如果教师的提问语言不够明确,就会指向不明,导致学生回答错误。但老师加强朗读教学,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方法指导,多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感情体验,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人物心理变化过程,同时,也可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不过,老师在注意提问方式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这样堂上的学习时间也可以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