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案 > 六年级教案 > 数学教案 > 北师大版《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新教案网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北师大版《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7~50页“生活中的比”。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
意义。
2、能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
1、比的意义。
2、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具准备】
CAI课件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说 明
智慧是可以分享的,而分享是一种快乐! 当你困惑时,你已在思考了;当你在思考时,你已在悄悄成长了!
一、    情境引入
(一)出示47页图示
1、出示47页1(1)情境图。教材提供了4名同学的比赛情况,这里4名同学的比赛场数是一样的,都是各赛8场。
学生小组讨论:由于比赛场数相同,你能直接排出他们的名次吗?
2、出示47页1(2)情境图。教材提供了小强和小林两人进行的四次练习的结果,每次比赛场数不同,获胜的场数也不同。
   你是怎样想的?与同伴说一说?
(二)出示48页图示(2)
 教材向学生提供了马拉松选手赛跑的路程和时间的数据,以及某人骑车的路程和时间的数据,让学生体会到比较谁的速度快,实际上就是要算出路程与时间的比,看哪个比值大。
(三)出示48页图示(3)
教材向学生分别提供了三个水果摊位出售苹果的价钱的情况,使学生体会到比较哪个摊位的苹果便宜,实际上就是要算出总价与数量的比,看哪个比值小。
(四)出示49页图示
  1、将图A的长和宽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得到图B;
  2、将图A的长扩大为原来的1.5倍,宽扩大为原来的4倍,得到图C;
  3、将图A的长缩小为原来的1/2,宽扩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图D;
  4、将图A的长和宽都缩小为原来的1/2,得到图E。 
二、      认一认
1、    介绍比的读法和写法。
2、    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三、想一想
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三、    说一说
1、呈现生活中的“比”,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比是广泛存在的。
2、计算比值。[=小学教学/设计/网_Www.xxJxsj.cn=}
四、练一练
 把前面有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写成比。
五、    全课小结
 1、“比”的概念。
 2、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求比值。
 3、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六、【板书】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
如:6÷4写作6:4,读作6比4。
6:4=6÷4=1.5
6是这个比的前项,4是这个比的后项,1.5是6:4的比值。
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        通过讨论,为后面学习“比”的知识作铺垫
学生填表。
在引入比的概念后,教师组织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再由学生说说求比值的方法。
学生对比的概念的认识以及比的各部分名称的了解,会求比值等。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他们的关系,并小组讨论。
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探究后回答。
对比的有关知识的掌握
设计了系列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这一系列情境也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
【教学反思】
教材的取舍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比赛成绩”“速度”“水果价格”“图形放大缩小”等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比的意义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但在实际中,学生记住“比”概念容易,但要真正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于是,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
  《教师教学用书》上建议这部分内容用3课时教学,说明编者也希望教学时能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探索、体验、交流,在对“生活中的比”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再引出比的概念。
备课时,面对着连续呈现的四个情境,如果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则前面的课时因为没有具体的知识点会显得比较单薄,这样的课很难了解到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而且一节课设置了太多的情境,必然会使教学环节显得零碎,学生的思维无法深刻。另外,第四个情境“图形放大缩小”其实是要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虽然教材中并没有揭示这个概念,也没有出现“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的字眼,但我想还是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个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决定把第四个情境中放到下一节课,选择前三个情境然后引入比的概念。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北师大版《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