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数学教案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法》教学设计 >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法》教学设计

新教案网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法》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

教材分析:

《笔算乘法》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8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对乘法口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购物”情境的创设,旨在让学生通过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交流讨论算法,独立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数学活动,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笔算,独立解决相关问题,感受解决数学问题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在多样化的算法中,能自主最优化。

2.使学生在尝试写竖式、小组讨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掌握笔算乘法的书写格式和算理。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多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小红家要搬新房子了,星期天,她和妈妈一起到家具城挑选家具。(出示主题图:书柜213元 桌子42元 椅子12元)

师:这就是家具城的一角,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如果你是小红,你想买什么家具呢?

师:根据小红家的需要,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在学生充分提问的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真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先来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板书问题1:买4把椅子需要多少钱?)

1、怎样计算?同学们独立试一试。

2、学生交流算法。 

生1:12×4,因为它表示求4个12是多少。

师:这种方法不错,教师边表扬边板书12×4。

师:怎样乘?

生1:10×4=40,2×4=8,40+8=48。

师:运用已经学过的口算方法,很好。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3、探究笔算方法。生2::我还可以列乘法竖式计算。

师:好,列列看。

          1 2

        ×  4

          4 8

师:得数中的8、4分别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思,能讲一讲你的想法吗?

生2:(对着竖式边说边讲)先用乘数4去乘个位上的2得8个一,8跟个位对齐;再用乘数4去乘十位上的1得4个十,4跟十位对齐。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请你们也来讲一讲。  (请2-3个同学讲一讲,然后同座相互讲一讲)

师:数学讲究简练,感谢生2为我们介绍了这种书写形式简单,计算更快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笔算。(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三、解决问题,深化理解

1、解决问题2:小红家还想买2个书柜,需要多少钱呢?

(1)师:你能用笔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2)学生在草稿本上计算,同时请一名学生板演。

(3)结合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过程。先用2去乘个位上的3得6,6跟个位对齐,再用2去乘十位上的1得2,2跟十位对齐,最后用2去乘百位上的2得4,4跟百位对齐。

2、观察比较,归纳方法

师:比较12×4和213×2这两题,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在乘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师:如果是四位数、五位数乘一位数,你认为该怎么乘呢?

3、小结计算方法

分页代码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小结笔算方法:不管是几位数和一位数相乘,都要从个位乘起,乘到哪一位,就把积写在哪一位上。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在书中独立完成29页第1题,然后集体讲评。

2、判断,找出错误原因并改错。

             2 3             4 3             2 1

           ×3            ×  2               4 

             6 9             6 6             4 8      

3、在书中完成第四题,然后集体交流。重点交流第二问。

方法一:132×3-132

方法二:132×(3-1)

4、课堂作业:笔算下面各题。

 4 2×2=           1 3×3=          2 2×4=

 4 4 2×2=         3 1 3×3=        2 2 1×4=

教学反思:

值得肯定的有两点

1、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计算热情。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是新课标倡导的新理念.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熟悉的“购买家具”的场景,配上我生动的语言叙述,一下子就把学生代入到了一个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中,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紧接着的问题“如果你是小红,你想买什么家具呢? 根据小红家的需要,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个个积极动脑,跃跃欲试。在学生充分提出各种问题的基础上,我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一个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计算热情。这一环节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因用而算、以算激用的过程,将算与用紧密结合。

2、多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数学模型的建立。

首先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交流计算方法,叙述计算过程等一系列的笔算乘法的技能训练,形成一定的算理。然后通过“比较12×4和213×2这两题,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在乘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呢?” “如果是四位数、五位数乘一位数,你认为该怎么乘呢?”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进行整理反思,让学生能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迁移到三位数乘一位数,进而自然联想到四位数、五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其实都是一样的,从而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串起来,有利于学生数学模型的建立。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在学生探索出笔算方法后,我因为担心学生没有听懂,怕学生做错,说错,故而引导太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的不够。如果我能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去想,去做,去说,相信学生的表现会更出色。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乘法》教学设计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