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学教案 > 五年级教案 > 数学教案 >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 >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

新教案网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

微信扫码分享

恩格斯说过:“思维是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不仅可以启迪智慧,也能激发或抚慰人的情怀,使人赏心悦目、动人心弦,给人以美的享受。3的倍数特征这节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在猜想——讨论——验证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是形象的、有趣味的和美丽的。在学习过程中,师生共同探讨,开阔学生思维,感受教学的乐趣。
【教学片断一】
一、在知识链接中,激活思维
师:我们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谁来说说?
生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生2: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师:那怎样判断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呢?
生3:看这个数的个位是不是0。
师:请一、二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学号说说是不是2、5的倍数。
生1:我的学号是1,既不是2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
生2:我的学号是2,是2的倍数。
【教学片断二】
二、在新知探究中,发展思维
师:看来我们已经掌握了2、5的倍数的特征,今天我们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3的倍数的特征怎样呢?是不是和2、5的倍数的特征一样,只要看“个位”呢?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生1:我认为看个位可以。如:33、36、39它们的个位分别是3、6、9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
生2:我认为不能只看个位。如:23、16、29它们的个位虽然也是3、6、9,但这些数不是3的倍数。
生3:但也有的数它们不是3、6、9,如:24、45,可是这些数都是3的倍数。
师: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你们可以以45为例,在它的前后面添上一个数、两个数、三个数……,老师能很快判断能否是3的倍数。
生1:前面添上2。                   (×)
生2:后面添上24。                  (√)
生3:前面添上3,后面添上53。      (×)
师:请们用计算器验证一下,看看老师判断对不对?
   (学生验证后,产生疑惑)
师:老师判断对不对呀?
生:(齐答)对。
师:其实老师也不是圣人,不过知道其中的奥妙,先掌握其中的规律罢了,你们想知道吗?
生:(异口同声说)想。
【教学片断三】
三、在实践验证中,开阔思维
师:一个数能不能被整除,既不能只看个位数,那么应该看什么数呢?我们先来研究较小的两位数。(45)45的个位上是5根据个位上的数我们能不能判断这个数是3的倍数吗?
生:不能。
师:那只看十位上的4呢?
生:也不能。
师:这样说来判断一个两位数是不是3的倍数必须观察这个数的几个数字?
生:两个数字都要看。
师:如果是三位数、四位数……呢?
生:全部数字。
师:那么你能改变十位数的数字,使它是3的倍数?那些不是3的倍数呢?
生:(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是                                         不是
15                                             25
45                                             35
75                                             55
                                                                    65

师:从刚才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这个数的全部数字。那么怎么看全部数字呢?下面我们做个实验。(师把数字的位置调换,让学生验证)
           是                           不是
15    —51                       25—52
45    —54                       35—53
75 —57                          65—56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一个数是3的倍数,数字调换了也是3的倍数。
生2:我发现了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数字调换了也不是3的倍数。
师:那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跟这个数的位置无关。

分页代码
师:那跟什么有关?
生:大小。
师:既然是跟一个数的大小有关,那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把这两组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加起来,观察一下,它们又有什么特征?(同桌交流,总结特征)
是                         不是
15—51   1+5=6            25—52   2+5=7
45—54   4+5=9            35—53   3+5=8
75 —57  4+5=12           65—56   6+5=11
生1:一个数如果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生2:一个的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师:由三、四组的同学说说自己的学号是不是的3的倍数。
生1:我的学号是21,是3的倍数。
生2:我的学号是22,不是3的倍数。
【教学反思】
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发现往往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教学时,教师如能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既感觉所遇问题与原有知识有联系又富有挑战性,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产生积极探究的欲望。具体表现在:
一、进行猜想
3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蔽,学生一般想不一从“各位上数的和”去研究,一开始我先让学生回顾旧知识:2、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学生们发现都只要看一个数个位上的于是很顺地设下了陷阱:同学们,那猜猜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猜测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个位上是3、6、9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还有学生猜测:“各位上的数字加起来是3、6、9一定是3的倍数” ,能想到这点应该说是了不起的。
二、探索猜想
创设一个既是新奇,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很快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唤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由于学生刚刚复习了2、5倍数的特征,知道只要看一个数的个位,因此在学习3的倍数特征时,自然会把“看个位”这一方法迁移过来。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于是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了困惑,有了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就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愿望,这样不反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有效的将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先由学生猜想中到教师果断判断后,再让学生利用计数器转移探索,最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这些数不一定都是3的倍数。学生初步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与2和5的倍数不同,不表现在数的个位上,那3的倍数究竟与什么有关系呢。于是进入到动手操作环节,在此基础上,抽象成各位上数的和,是理解3的倍数特征的关键。
三、验证猜想
要使学生获得“3的倍数特征”的知识,“试一试”是教学的主体,教学中,我首先是填数字;其次是换位置;再次是加数字。利用反例进一步证实3的倍数的特征,这样就开辟了一条通过验证、探索运用不完全归纳的思维方法掌握知识的道路,使学生受到了一次思维方法的训练。
在新知探究的过程中我力图让学生在“猜想——讨论——验证”中,产生认知的冲突。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然后再在“想象——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研究问题,用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大量的表象积累,思维产生了飞跃,自然就概括出结论。整个课堂孩子们在充分地体验着、感悟着、发展着。这是我觉得成功的地方。对于教者我来说从中发现了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及时总结,虚心请教,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例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