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梳理在以前学习过程中用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 
2、能积极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列举教材中使用以上策略的例子 
教学准备: 
投影片 
自学导航: 
一、列表法 
(1)学校组织了足球、航模和电脑兴趣小组,淘气,笑笑和小明分别参加了其中一种。笑笑不喜欢踢足球,小明不是电脑兴趣小组的,淘气喜欢航模。画一表来帮忙,把信息记录下来,并进行推理。 
 足球 航模 电脑 
淘气    
笑笑 ×   
小明    
(2)下表是小明体重的变化情况。 
年龄 出生时 6个月 1周岁 2周岁 6周岁 10周岁 
体重/千克   3.5     7.0  10.5  14.0   21.0 31.5 
说一说小明10周岁前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 
(列表可以帮助我们整理信息,进行推理;也能帮助我们分析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寻找规律。) 
二、猜想与尝试 
(1)鸡图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头/个 鸡/只 兔/只 腿/条 
20  10   10    60 
20  11    9    58 
… … … … 
(2) 
长方体的体积        正方体的体积    猜想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V=sh                V=sh         并验证你的猜想。 
(第1题培养学生对数的感觉和估计的能力,使学生经历建立假设、检验假设的过程,发展自己的判断能力;第2题引导学生了解归纳和类比是获取猜想的重要方式。) 
三、从特例开始寻找规律。 
六(1)班10名同学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2名同学之间都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赛多少场? 
答案是9+8+7+6+5+4+3+2+1=45(场) 
(这种策略体现了数学中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退”的思路。) 
四、教师鼓励学生对教材中使用以上策略的例子进行总结,进一步理解各种策略的作用。教师一定要重视此活动,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第2课时) 
一、列表法 
二、猜想与尝试。 
三、从特例开始寻找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