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计算的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并验算,并能比较熟练地求积和商的近似值,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有关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教学及训练 
重      点小数四则计算、求积和商的近似值、简便运算等。 
仪     器 
教     具小黑板 
教  学  内  容  和  过  程 
一、揭示课题 
这学期,我们将要学习数学的第十册,为了进一步学好第十册长方体、正方体的知识,数的整除和分数等有关知识,我们先复习已经学过的一些知识,为本学期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这节课,我们先复习小数的有关概念和四则计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能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计算的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的四则计算,更加明确求积和商的近似值的计算和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加深认识小数概念的有关知识,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复习小数四则计算 
1.口算。 
小黑板出示第1题。 
指名学生口算。结合开始的几小题,让学生说一说各是怎样想的,明确不同计算的法则。 
2.笔算。 
(1)根据刚才的口算,谁来说一说:小数四则计算各是怎样算的? 
(2)做期初复习第2题。 
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分别让学生说一说各是怎样算的,小数点是怎样处理的;怎样验算的,还有怎样的验算方法。 
指出: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小数乘法,因数里一共有几位小数,积里就有几位小数;除数是小数,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验算小数计算的方法,和整数计算的验算方法是一样的。 
 (3)做期初复习第4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取得数的近似值的。 
提问;求积和商的近似值,要看哪一位?用什么方法? 
说明;求得数的近似值,看要保留位数的后一位,用四舍五人的方法。积的近似值先求出得数,再取近似值;商的近似值,只要除到比要保留的位数多一位,再取近似值。 
三、复习小数的有关概念 
1、复习主要概念。 
(1)小数的意义。 
提问,怎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7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7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 
说出下列小数表示的意义。 
0.16  0.038  0.415  0.0024 
(2)小数的性质。 
提问: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下列哪些小数是相等的?为什么? 
3.6    3.06    3.60    3.0600    3.600 
(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提问: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口算。 
7.2×10    0.3×100    5.04×1000 
0.4÷10    34.5÷100    6.7÷1000 
(4)提问: 
谁能说一说小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各是什么? 
2.做期初复习第5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结合口答,让学生说明判断理由。 
3.做期初复习第6题。 
让学生读题。  
提问:第(1)题可以怎样列式?第(2)题用什么方法做比较方便?为什么要用方程解? 
指出:如果顺着题意可以直接列出算式,用算术方法直接列式比较方便;如果顺着题意不能直接列式解答,可以设未知数为x,顺着题意列出方程解答比较方便。 
四、课堂作业 
期初复习第3、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