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 
2.理解长方体各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4.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长、正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幻灯1)图上这些是什么图形?学生说。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都是平面图形,而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幻灯2)(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请你说说你带来的物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形?(高楼、衣柜、冰箱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的,魔方这种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认识长方体立体图。 
1.出示一个长方体。提问: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最多只能同时看到3个面。 
(幻灯3)(这就是长方体的直观图,看不到的面我们用虚线表示。) 
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长方体上这种平平的面,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面。(板书:面) 
(2)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两个面相交的这条线,我们叫它叫做棱。(幻灯4)(板书:棱) 
(3)请摸一模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板书:顶点) 
活动一: 
知道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幻灯5)我们就和桂花娃一起来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幻灯6)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演示) 
(幻灯7)这些面有什么特征?(演示)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 
(幻灯9)长方体有多少条棱? (演示)长方体共有12条棱。 
(幻灯10--30)棱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演示)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幻灯32)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几个顶点?(演示) 
活动二: 
拿出做好的长方体的框架。思考: 
(1)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幻灯33)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后,把左右方向的棱叫做长,把前后方向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高。 
(幻灯33)实际上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情况把底面中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2)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幻灯33) 
12条棱可以分成4组长、宽、高。 
(3)练习:(幻灯34、35) 
(4)小结:学生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幻灯36) 
(二)认识正方体特征。 
1.出示正方体(幻灯37) 
回忆一下, 正方体是怎样的一种图形?对照长方体的特征自己研究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讨论、归纳。 
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顶:8个。 
2.正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幻灯38) 
长=宽=高      正方体的棱长 
3.学生讨论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幻灯39) 
相同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 
不同点: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4.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幻灯40)(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它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5.长方体和正方体与过去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一样吗?为什么?(幻灯41)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围成的图形。 
三、巩固练习。 
幻灯42--47 
幻灯46 
方法一:将每一条棱长相加; 
方法二:将长、宽、高分别乘4,然后将所得的积相加; 
方法三:将长、宽、高的和乘4。 
问:哪种方法更简便? 
四、梳理知识  反思总结。 
你认为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